重庆五日游,我收获了什么
1.胆子大了些
来重庆之前,每次出行要么跟团,要么家人开车,从来没有我一个人带孩子做高铁,并规划旅行路线。理由有很多,比如孩子小需要照顾,担心精力不够,自己规划比较麻烦等。这次重庆游是我人生第一次自主安排,并且去了我们所有想去的地方。
在此,特别感谢女儿的坚持,给予我挑战的勇气;感谢我的身体,给予我莫大的支持;感谢每到一处的茶水店员,免费提供的冰,保证我的药效;感谢小红书的博主们分享的建议……;这些都是我踏上自由行的底气。
2.抱怨少了些
去武隆那天,导游谦虚地介绍重庆:“特别感谢游客对重庆的宠爱,重庆其实是缺少旅游资源的,也正是你们的宠爱,才让重庆热度不减……。”重庆于我而言,谈不上“喜欢”,更多的是“敬仰”,“敬仰”政府和人民的智慧。
洪崖洞之所以成为今天重庆的地标性建筑,就是利用地形优势和对文旅消费需求的精准把握,让原本的城市老旧片区通过文化赋能和功能升级,成为展现重庆城市美魅力的窗口;
轻轨一个站点可以有多个出口,去重庆第一天乘轻轨去宾馆,导航提示“小什字8出口”,看到数字8,我不禁疑惑一个站到底多少个出口,上网查了查小什字有8个出口,最多的站点有13个出入口。
在重庆的第四天下午,我们乘地铁去了观音桥,一楼商业区人太多,我们边走边看边乘商场电梯上了5楼,无意再上楼,正巧看到商场出口,我们来到五楼大平台,其实更像是一楼,平台上有很多孩子游玩的地方。当我们正准备下楼乘地铁回宾馆时,转身就看到了地铁口,实在是惊喜。
十八梯也是在危旧房片区经过十年的改造发展起来的,甚至成为国际交流中心。
李子坝轻轨穿楼,展示了重庆“逢山开路”的智慧。
总之,重庆之行,让我看到了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有效利用当地资源展现重庆魅力的智慧,让我感受到面对困难,不惧困难,解决困难的勇气。
每一个地区,每一份工作,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生,每一个孩子,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关键在于如何减少对不可改变的环境的抱怨,高效利用周围的资源,创造出“美”的环境和“有意义”的人生。
如果自己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那么一路走来就像重庆的交通一样,都是坦途。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