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A股有点不一样

 这次A股有点不一样

来源: 金融界


中国股市上周有三件事值得回顾:

第一,经济数据不佳,但A股还是涨了——坏消息=好消息。

上周五公布的工业增加值、零售销售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统统不及预期,在这种情况下A股居然翻红了——市场将坏消息解读为了“好消息”。数据不好 → 预期政策加码 → 股市反而上涨,这跟美股“数据越差,降息越快”的逻辑很像。此外,中国现在利率水平低、存款多、投资渠道少,股市天然会吸引部分“存量资金”。这跟美国资产荒、钱多去追标普的情况有点相似。

股市走的是“预期”。

第二,财政部推出消费贷贴息政策——简单说就是你借消费贷款,政府帮你出部分利息,最多能省3000块。券商测算,如果政策落地规模大,能撬动万亿级别的贷款需求。

市场喜欢把这种“小利好”放大来炒,小动作不断,但大招还没见到。市场短期很受用,但还缺少能“一锤定音”的大政策。

第三,国债凉了——人们不再只盯着避险,而是赌一波政策预期。

以前经济数据不好,人们会去买国债避险,利率越压越低——但这次不一样。市场反而抛售长期国债,30年期国债期货跌到四个月低点。这说明资金心态变了:不再躲债市取暖,而是要去追风险资产(比如股票、大宗商品)。这背后其实是“风险偏好转向”。

市场气氛挺有意思:现实有些很冷,股市却很热。各种小措施不断试水,市场就像闻到糖果味的小孩,先兴奋起来再说。这更像是一场“情绪的派对”,现在所有的消息看起来都像是好消息。

现实的问题是:人们已经不知道出现什么情况,市场会下跌,这一点像极了美股2017–2019年的状态,任何利空都能被解读成利多。(来源:华尔街情报圈)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407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