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vs悲剧
喜剧抓住的是生活,围绕着生活的点点滴滴,赵本山的《卖拐》小沈阳的《不差钱》宋小宝《吃面》,就是观察生活留意生活,把微不足道的小故事积累下来,成为舞台上的艺术作品,人们津津乐道、捧腹大笑的时候,艺术得到了升华,艺术的价值得以体现。
无论是以前流行的小品,还是现在流行的相声和脱口秀,能广为流传的原因,就是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段子或者包袱或者梗能响,靠的是演员的演技和琢磨出来的作品够不够抓人。越是贴近生活,接地气的表演,老百姓越喜欢。
悲剧抓住的是人性,琢磨人情冷暖。一部《都挺好》,姚晨饰演的女儿,小时候受尽重男轻女的不公平待遇,长大后功成名就了,受尽哥哥和老父亲一家人的欺负,最后来一句都挺好,看起来是圆满结局,实则是妥妥的悲剧。把人性的弱点演绎的淋漓尽致,以至于后面的甜头看起来有些牵强,有些为了煽情强行打动人,为了过审强行大结局。
事实上,人的悲剧很多时候都是人性的弱点造成的,自身的性格缺陷和社会的大环境人性的变形,是一个个悲剧故事的核心成因。《我的兄弟姐妹》故事中,父母死后,四个姊妹分崩离析,亲戚朋友避之不及,收养的父母也是各司其职,这是人性也是正常。人性面前,个人的努力微乎其微,只有顺应人性,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而非事事违逆。
喜剧是艺术,悲剧也是艺术,然而,现在的喜剧演员为了煽情,强行悲剧,把演员的辛苦,社会的压力都融合进喜剧作品中,看的人压抑无比。比如年三十的小品,总是看的人潸然泪下,一次两次是出彩,多了就回过神来了,这是嘛呀!
一个煽情也就罢了,后面的喜剧作品一水的煽情,工作压力大就聊工作,生活压力大就聊生活,学历压力大就聊学习,大龄青年成问题就写结婚率,看的人那叫一个不痛快!时间久了,也就失去了观众,喜剧演员不得不自我欣赏,自我陶醉,拿着枯燥无味的作品自个安慰自个,属实无聊!
为什么短视频时代,随着拍摄水平和演员的专业水平提高,一些自媒体账号的质量很高,能抓住人的喜好让人笑?这就是对作品的真心打磨,和观众良好互动,才做到了杠杆撬动,小牛拉动了大车。后浪把前浪的喜剧演员们,拍死在了沙滩上。
以前的悲剧故事让人窒息,比如《唐山大地震》,即使最后圆满结局,母女相认,从此不再抱怨,想到一路走来的辛苦,还是感叹人生的坎坷崎岖。现在的影视剧作品则一言难尽,本来是艰难的抗日战争,一部部神剧横空出世,什么裤裆藏雷、手撕鬼子,把敌人当做补给站,虽然看的激情澎湃,却早已脱离了现实,违背了历史,这样的故事读起来有点自我陶醉,令人诙谐。
这场喜剧和悲剧之争,最后以平局告终,现实中把悲剧混入了喜剧,喜剧夹杂着煽情,拉低了艺术本身的格调,掺杂水分的故事看久了,听久了人的脑袋会坏掉。真心希望,有一天,从事这方面的文艺工作者,能够静下心来,了解作品本身的深意,而不是迎合市场,制造不伦不类的怪物!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