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5 童心为壤 教育植根于此

745 童心为壤 教育植根于此

       教育的本质应以儿童为中心,顺应儿童天性、激发内在潜能,通过尊重、引导与爱护,让每个生命以自己的节奏成长。

                                 ---题记

        红艳校长的著作《教育站在儿童这边》如文火慢烩的“三全”小鲜,娓娓讲述,余味悠长,实用价值高。带我们领略到“全员”参与的教育,在“全域”发生的场景,而她却总是站在儿童这边,“全方位”地思考着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她时刻以观察者、体验者、共情者和领悟者的姿态,让自己目及之处的每一件小事,都饱含教育意义,基于儿童的生命成长,探寻他们内心的真实。

        儿童生命成长是一场家校生共舞的旅程,只有父母、教师、儿童全员积极主动参与,才能成就教育合力佳话。在红艳校长的教育叙事和思考札记中,我们会发现父母的焦虑、急躁、盛怒下的口不择“言”和不择“手”段,甚至恶语相向和身体鞭打等现象,其实都蕴藏教育契机,红艳校长总是心平气和地与家长、同事、朋友“聊天”,没有大道理,而是在笑意盈盈中,一语道破天机。她早已在这些“小事情”中,以观察、思考、理解和尊重儿童的视角,尊重教育的本质,达成“慢慢地快”的教育效果。正如书中“我不想现在就翻页”的弟弟,正是经过红艳校长细心观察孩子表现后,耐心读懂孩子内心需求才让矛盾得以解决。对于严肃的主题班会,就要用“严肃”贯穿始终,可以邀请孩子家长、学校法律顾问、社区民警共同参与,在严肃的氛围中,保持一种对待重要问题的严肃性,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小博在“妈妈的没有原则和规矩,爸爸过于严厉”的家庭氛围中长大,成为了校园不受同伴喜欢的问题孩子,在红艳校长的把脉问诊中,让我们明晰问题的根源落在了孩子因缺少父母陪伴而产生的安全感缺失,“求关注”成为了问题孩子是外显形式之一。书中娓娓道来的教育叙事,告诉我们:为人父母或为师者均需谨记“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父母应将孩子的发展作为第一考量”“良好的情绪是教育的前提”“放下身段再对话”“请尊重孩子自己的感觉”“给孩子们留点文学阅读的时间”“缓一缓,也许会不一样”“年轻的父母,请绷紧安全这根弦”“父母学会放手,孩子成长更快”,别把“你的焦虑写在脸上”……毕竟生命不可复制,成长无法重来。不管是为人父母、师者都应在不同场域发挥教育效能,生活处处皆课堂,对于现实生活中看似简单的桩桩件件,都需要静心观察,细心思悟,暖心守护,尊重儿童的生命成长,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能拥有独一无二的具身实践,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方式去勇敢表达自己,成为他们自己,将热爱贯穿孩子一生的成长,因为只有热爱生活才能热爱学习,而热爱学习亦是为了孩子们一生都热爱生活。

        父母需做耐心的园丁,满足花草的生长需求,善待并尊重花草的生长节律;教师需做智慧的引路人,善于发现问题背后的成因,对症下药般找到适合孩子教育的方法与策略;孩子需做勇敢的探索者,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并在实践探索中体验儿童成长的快乐。而父母、老师及学生全员参与的教育,需以爱为纽带、以信任为基础,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让每个生命如自然生长的树木,根系扎深、枝叶舒展,最终绽放独特光彩。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439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