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里的“关系”才是缓冲带

周末看了《喜人奇妙夜》第二季。

宝子也很喜欢这个节目,他只有周末有时间,所以我俩看的速度比较慢,没有跟平台实时播出的进度拉平。

这次看到《吐槽吧!吕小严》这一期。我特别喜欢土豆(本名郭洪泽)和吕严的胖达人组合。从大巴车,到进化论,到大本钟,从神奇到神经到神经到无以复加,让你笑到头掉。

这一期他俩的节目后劲儿很大。结束的时候出字幕“朝闻道,夕死可矣!”马东问最后那个字幕什么意思,土豆说,当你知道自己为什么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你就可以死了。我刚以为他要开始煽情,结果他马上说,你也可以不死。

果然有热爱了不起,变成天使扇着小翅膀了,还要做喜剧,真正做到了死了都要爱。

想想到时候大家还一块儿追《喜死人奇妙夜》也不错,生活如果是日复一日的麻木,那喜剧就是对这麻木的抵抗。

宝子看这节目有点吃亏,因为他没有经历过小品的年代,比如当出现赵丽蓉老师、六小龄童等名字的时候,他不知道是谁。但是不妨碍他喜欢喜剧人,去年暑假我俩追剧《我的阿勒泰》,里面的朝戈刚一出场的时候,他就惊呼:是闫佩伦!这一季还念叨怎么闫佩伦没来。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能跟我们聊的话题会相对变少。每天回家天都黑了,吃饭、作业、洗漱三件套结束基本也到了睡觉时间。即便聊天,开口闭口总谈学习也会让人乏味,推己及人,谁在家也不喜欢聊工作嘛。

这时候需要一个交叉点,如果有多个相交点那更好了,多多益善。我觉得孩子和家长的共同爱好就算一个,读同一本书,可以互相讨论情节;追一个节目,讲讲各自喜欢的演员,都算。

共同做一些具体的小事,对于亲子关系是有益的,这些事做的多了,才是“关系”。

随着孩子逐渐步入青春期,无可避免地会跟我们发生冲突,冲突不可怕(说明孩子的自我意识正在觉醒),可怕的是没有缓冲地带,而“关系”正是这个缓冲带,它是一个切口,随你怎么切入都能发挥其作用。

在这个广袤的世界里,我是先来的,我负责给小孩介绍这个世界的好玩之处,他愿意参与再好不过。他不愿意参与,我希望他能找到自己真正愿意参与的事儿。

带我一起玩,我会很开心。

我参与不了,只是静静欣赏,也会很开心。

版权声明:
作者:adm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620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