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红楼梦》中的贾母

《红楼梦》里的贾母,出身金陵史家,也称史太君。她是金陵四大家“史、贾、王、薛”之一。史家在当时也是钟鸣鼎食之家,她嫁入贾府后,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逐渐成为贾府的最高长辈和当家人。她在贾府拥有绝对的权威,府中的大小事务都要向她汇报,重大决策也多由她拍板。她的地位不仅来自于她的出身和长辈身份,更源于她多年来积累的威望和管理才能,使得贾府上下都对她敬畏有加。

当贾府突遭抄家变故后,贾母展现出了一位大家长的责任担当和对家人的理解。她虽然年事已高,但在面对家族的困境时,没有惊慌失措。她拿出自己的积蓄,分给子孙,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体现了她对家族的责任感和对家人的关爱。她理解家人在困境中的痛苦和无奈,安慰众人要坚强面对,鼓励大家重新振作起来。例如,她对王熙凤说:“咱们别管人家怎样,自家只要尽力守着咱们的分儿。”她的这番话体现了她在困境中的冷静和对家人的支持,成为了贾府在艰难时期的精神支柱。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贾母是贾府的实际管理者,即使后来有了王夫人、王熙凤相继接班,但贾母的管理方式与影响依旧存在。从一定程度来说,贾母为维护贾府的繁荣与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过,自从王熙凤成为荣国府内管家后,贾母年事已高,已不可能做到事必躬亲,再加上王熙凤善于揣摩贾母的心理,嘴又甜,贾母对她很是信任。

不过,虽说如此,贾母对贾府的重大决策和关键事务还是有着绝对的掌控权。例如,在为家族挑选重要的联姻对象、决定子孙的前途命运等方面,她拥有最终的决定权。宝玉和姐妹们的住处安排也由她拍板,体现了她对家族核心成员生活布局的关注和决策力。

贾母把贾府的日常事务管理交给王夫人、王熙凤等晚辈。这种适度放权,既让年轻一代得到锻炼,又使自己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能够从更高层面宏观管理贾府。王熙凤精明能干,在她的管理下,贾府的日常运转井井有条,这也体现了贾母用人的眼光和管理策略。

贾母深知恩赏的激励作用,经常对府中的下人、晚辈进行赏赐。她赏赐给鸳鸯等贴身丫鬟丰厚的财物和特殊待遇,让她们感受到自己在贾府的重要地位,从而更加忠心地为贾府服务。对于晚辈,她也时常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关怀,如在节日时给大家分发礼物,让家族成员感受到温暖和归属感。

当贾府中出现违反规矩的事情时,贾母会展现出严厉的一面。在尤氏等人因中秋赏月时丫鬟婆子聚赌而前来请罪时,贾母严肃地批评了这种行为,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惩处,以此维护贾府的规矩和秩序,让府中众人不敢轻易越矩。

贾府人口众多,家族内部难免会出现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贾母善于从中协调,维护家族的和谐稳定。在宝玉挨打事件中,王夫人和贾母的态度有所不同,但贾母通过自己的方式化解了矛盾,既维护了宝玉,又没有让王夫人过于难堪,避免了家族内部矛盾的激化。

作为金陵四大家族的重要人物,贾母注重与其他家族的交往和合作。她通过各种社交活动和联姻等方式,巩固四大家族之间的关系。例如,促成了王熙凤与贾琏的婚姻,加强了贾家与王家的联系,使四大家族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相互支持,共同维护家族的利益。

贾母深知文化教育对家族子弟的重要性,鼓励晚辈们读书识字、学习诗词书画。她支持宝玉在大观园中与姐妹们吟诗作对,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这种对文化的重视有助于培养家族子弟的修养和才华,提升家族的文化底蕴。

贾母还非常注重家族的礼仪规范,要求府中上下严格遵守。在各种节日和重要场合,她会亲自监督礼仪的执行情况,确保家族的活动井然有序。例如,在祭祖等重大仪式中,她要求所有人按照辈分和身份依次行礼,体现了家族的尊严和秩序,培养了家族成员的规矩意识和责任感。

虽然贾府是一个封建大家庭,但贾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时代的变化。她接受了一些新的思想和文化,如对西洋的一些新奇物品表现出兴趣,让贾府的生活方式更加多元化。

在处理事务时,贾母不拘泥于传统的规则和方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在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她没有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刘姥姥,而是热情地接待她,让刘姥姥在贾府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这种灵活的处理方式既展现了她的大度和亲和力,又为贾府带来了一些别样的欢乐和生机。

贾母作为《红楼梦》里贾府的最高长辈,她的审美水平更是体现了贵族阶层的生活情趣和文化素养,这广泛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下来,让我们重点欣赏贾母的审美。

1、居住环境

贾母的房屋空间利用合理且富有层次感。以她的上房为例,书中虽未详细描述其整体布局,但从一些细节能看出其设计的精妙。比如室内有隔断、屏风等分隔空间,既能保证一定的私密性,又不会让人感觉空间局促。这种布局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不失温馨的氛围,体现了她对居住空间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双重追求。

房间内的装饰尽显高雅华贵。挂着名人书画,这些书画不仅是艺术珍品,更彰显了主人的文化品味。摆放着鼎彝等古董,这些古董历经岁月沉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为房间增添了古朴的气息。地上铺着大红毡子,质地柔软、色泽鲜艳,既保暖又美观。床上的帐幔、被褥等也都是质地精良、图案精美的物品,多采用丝绸、锦缎等高档面料,绣有精美的花鸟、山水等图案,体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这些装饰营造出一种高贵、舒适的氛围,体现了她对生活环境的审美要求,追求一种高雅、艺术的生活空间。

2、服饰

贾母的服饰用料极为讲究,多选用绫罗绸缎、貂皮狐裘等高档面料。绫罗绸缎质地光滑、柔软,色彩鲜艳,具有良好的垂坠感;貂皮狐裘则保暖性强,且显得雍容华贵。这些面料不仅穿着舒适,更能凸显她的身份和地位。在冬季,她会穿上用珍贵皮毛制作的大氅,既抵御了寒冷,又展现出高贵的气质。如“头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这些华丽的服饰不仅展现了她的富贵,也反映出她对穿着的精致追求,注重面料的质感和色彩的搭配。

她的服饰款式既符合当时的社会风尚,又注重体现自己的身份和年龄特点。在正式场合,她会穿着端庄大气的长袍,搭配精致的头饰和配饰,如凤冠、项链、耳环等,整体造型华丽而不失稳重。在日常休闲时,她的穿着则相对简洁,但依然不失优雅,体现了她对不同场合着装的精准把握。

3、饮食

贾母对食材的选择非常严格,追求新鲜、稀有和高品质。贾府的餐桌上经常出现各种山珍海味、时令蔬果。在刘姥姥进大观园时,餐桌上的一道茄鲞,制作食材就包括鸡脯子肉、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等,且制作工序复杂,可见贾府饮食对食材的讲究。这些精致的食材不仅满足了口感需求,还体现了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贾府的厨师技艺精湛,能够将各种食材烹饪成美味佳肴。烹饪过程注重色香味俱全,不仅要保证菜肴的口感鲜美,还要在外观上进行精心摆盘。在节日或重要场合,餐桌上的菜肴更是琳琅满目,造型各异,宛如一件件艺术品。同时,贾母也注重饮食的营养搭配,会根据季节和个人身体状况调整食谱。在饮茶方面,贾母也有自己的品味。她不喜欢喝六安茶,而喜欢喝老君眉,这体现了她对茶的种类和品质有独特的偏好,注重品茶的口感和韵味。

4、艺术

贾母对戏曲有着极高的欣赏水平,她不喜欢那种喧闹、直白的大戏,而更喜欢一些细腻、有韵味的小戏。在元宵佳节等节日里,她会让戏班子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演戏,借着水音传声,使戏曲的声音更加悠扬动听。这种独特的欣赏方式体现了她对戏曲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表演效果的追求。她还能对戏曲的剧情、表演技巧等方面进行点评,显示出她丰富的戏曲鉴赏经验。

除了戏曲,贾母对音乐也有自己的品味。在贾府的宴会上,常常会有音乐演奏。她喜欢那种悠扬、舒缓的音乐,如古琴、古筝等乐器演奏的曲子,这些音乐能够营造出一种高雅、宁静的氛围,与她的审美情趣相契合。她也会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音乐,在喜庆的节日里会选择欢快的乐曲,而在安静的夜晚则会欣赏一些清幽的旋律。

贾母审美高雅且独特,她的审美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她的出身、人生经历、社会环境以及个人素养等方面密切相关。

首先是出身与成长环境中的家族文化熏陶,贾母出身金陵史家,金陵史家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一,是钟鸣鼎食之家,书香门第。这样的家族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艺术氛围。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家族中的长辈重视文化教育和艺术修养的培养,家中收藏了大量的书画、古董等艺术品,经常举办文化活动,如吟诗作画、欣赏戏曲等。这些文化活动让贾母从小就接触到了高雅的艺术形式,培养了她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史家丰富的物质财富为贾母提供了享受高品质生活的基础。她能够接触到各种珍贵的物品,如精美的丝绸、华丽的珠宝、稀有的古玩等。这些物品不仅品质上乘,而且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长期接触和使用这些物品的过程中,贾母对物品的材质、工艺和设计有了深入的了解,逐渐形成了对高品质、精致物品的审美偏好。

其二是人生阅历与社交经验的加持。贾母一生经历了许多事情,游历过不少地方,结交了各种各样的人。她跟随贾府的长辈参与过许多社交活动和家族事务,这些经历让她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她在不同的场合中接触到了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文化和审美风格,从中汲取了丰富的审美元素。在与其他家族的交往中,她看到了不同的建筑风格、服饰款式和饮食文化,这些都对她的审美产生了影响。

作为贾府的当家人,贾母需要经常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与其他家族的贵妇、官员等交往。在这些社交场合中,她需要展现出贾府的地位和自己的身份,因此对自己的穿着、言行和居住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为了在社交中获得认可和尊重,她不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审美经验,提升自己的审美品味。她会关注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时尚趋势,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使自己的审美既符合时代潮流,又具有独特的个性。

其三是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贾母生活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标准。作为贾府的最高长辈,贾母处于社会的上层,她的审美必须符合贵族阶层的身份和地位。贵族阶层追求奢华、精致、高雅的生活,注重礼仪和文化修养。贾母在这种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审美观念。她的服饰、居住环境和日常用品都体现了贵族的奢华和尊贵,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身份。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对贾母的审美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礼仪、秩序和道德规范,这些观念在贾母的审美中体现为对端庄、稳重、和谐之美的追求。她的言行举止端庄得体,居住环境布置得井然有序,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道家和佛教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审美。道家追求自然、简约的美,佛教强调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升华。贾母在生活中也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对内心修养的重视,她喜欢在大观园中欣赏自然景色,注重精神层面的享受。

贾母是一个聪慧睿智的人,她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在面对各种事物时,她能够迅速捕捉到其中的美和不足之处,并进行分析和评价。她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美观上,还能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这种聪慧睿智使她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形成独特的审美见解。

贾母热爱生活,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充满了热情和追求。她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她注重饮食的精致、居住环境的舒适和文化活动的丰富,通过这些方式来享受生活的乐趣。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使她不断探索和追求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推动了她审美观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因为贾母在贾府中地位尊崇,她的审美也深刻影响着贾府其他成员。

在居住环境布置风格方面的引领,王熙凤借鉴贾母,追求华丽精致。宝玉的怡红院、黛玉的潇湘馆也布置得各具特色又不失风雅,如潇湘馆的竹子营造清幽氛围,与贾府整体高雅审美一致,体现贾母审美影响。贾府其他建筑也注重空间合理利用与层次营造,像探春的秋爽斋,空间开阔又有巧妙分隔,既能举办诗社活动,又保证个人私密空间,体现贾母对空间规划审美理念的传承。

在服饰穿着方面,贾母服饰选绫罗绸缎、貂皮狐裘等高档面料,款式端庄得体又符合身份场合。这影响贾府女眷服饰选择,王熙凤穿着奢华,常穿金丝织锦衣物,佩戴昂贵珠宝,与贾母审美契合;小姐们服饰也注重质地与款式,在重要场合穿着精致华丽,日常穿着也不失优雅,体现对贾母审美模仿。

长期受贾母影响,贾府成员形成对服饰美的共同认知。他们注重服饰搭配协调,色彩、图案搭配合理,追求整体和谐美感。如李纨、探春等在诗社活动中穿着得体,色彩搭配相得益彰,展现较高服饰审美水平。

在饮食方面,贾母对饮食食材要求新鲜、稀有、高品质,烹饪精细讲究色香味俱全。贾府厨房在食材采购和烹饪上遵循此标准,茄鲞制作复杂,用料讲究,体现对精致饮食的追求。这种审美影响贾府成员饮食习惯,他们习惯享受精致美食,对饮食质量有较高要求。

贾母注重饮食礼仪和文化氛围营造,在重要节日和聚会时,餐桌布置讲究,菜品摆放有序,用餐过程注重礼仪规范。这种饮食文化在贾府传承,成员们从小接受熏陶,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和饮食审美,注重饮食仪式感。

在艺术欣赏方面,贾母对戏曲和音乐有高欣赏水平,喜欢细腻有韵味的小戏,通过独特方式欣赏戏曲,追求悠扬音乐氛围。这培养贾府成员艺术欣赏品味,宝玉、黛玉等都喜爱戏曲,能欣赏戏曲艺术魅力,在诗社活动中也常以戏曲为话题吟诗作画;贾府在聚会时也常安排音乐演奏,成员们能沉浸其中,感受音乐之美。

受贾母影响,贾府经常举办文化活动,如吟诗作画、猜灯谜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成员精神生活,还提升他们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在诗社活动中,成员们以诗词表达情感、展现才华,诗词创作注重意境和文采,体现较高文学审美水平。

在《红楼梦》中,贾母的审美不仅是个人情趣的体现,更在情节发展中扮演着多方面的关键角色,推动了故事的演进,深化了主题表达。

一、塑造人物形象

1、凸显贾母身份地位

贾母高雅、精致、奢华的审美倾向鲜明地凸显了她在贾府至高无上的地位。她居住的环境布置得极为考究,室内挂满名人书画,摆放着珍贵的鼎彝古董,彰显出其家族长辈的尊贵身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她的服饰选用顶级的绫罗绸缎、貂皮狐裘,款式端庄华丽,符合其贾府最高长辈的身份。这种审美特征使贾母的形象立体而丰满,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她在贾府中的权威和地位。

2、反映人物性格特点

贾母的审美体现了她聪慧、豁达、热爱生活的性格特点。她对戏曲、音乐有独特的欣赏品味,喜欢细腻有韵味的小戏,并能通过巧妙的安排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氛围,这反映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展现了她聪慧、有情趣的一面。她在面对家族事务和生活琐事时,能够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去处理,其审美中对和谐、美好的追求也与她的性格相契合。

二、推动情节发展

1、引发社交活动和情节冲突

贾母的审美观念影响着贾府的社交活动和家庭聚会。为了满足她对生活品质和艺术氛围的追求,贾府常常举办各种宴会、看戏等活动。这些活动成为了情节发展的重要场景,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和冲突。在元宵佳节的宴会上,为了让贾母开心,贾府精心安排了戏曲表演,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和关系得以展现,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小插曲和矛盾冲突,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影响人物关系和情感交流

贾母的审美偏好影响着她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交流。她对宝玉、黛玉等晚辈的审美培养和引导,促进了他们之间的情感共鸣和交流。她喜欢宝玉的聪明伶俐和才情,鼓励他在诗词、书画等方面的发展,这使得宝玉与贾母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同时,她的审美观念也影响着宝玉与姐妹们之间的互动,成为他们共同的话题和情感纽带。

三、深化主题表达

1、展现贵族生活的奢华与衰落

贾母的审美体现了贾府贵族生活的奢华和精致,从居住环境到饮食服饰,从文化娱乐到社交活动,都展现了贵族阶层的优越生活。然而,这种奢华的背后也隐藏着贾府的衰落命运。随着家族的逐渐败落,贾母的审美所依赖的物质基础逐渐崩塌,她所追求的美好生活也难以维持。这种对比深化了小说关于家族兴衰的主题表达,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封建社会贵族家庭的命运无常。

2、揭示封建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

贾母的审美观念深受封建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这些文化和价值观。她对礼仪、秩序的重视,对高雅艺术的追求,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她的审美中对等级制度的体现,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分明。通过描写贾母的审美,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四、营造故事氛围

1、营造高雅、和谐的氛围

贾母的审美为《红楼梦》营造了一种高雅、和谐的氛围。她的住所布置得典雅精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使得贾府充满了艺术气息和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人物的言行举止更加优雅,情感更加细腻,故事也更加富有诗意。这种氛围与小说中悲剧性的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

2、烘托人物心情和情感变化

贾母的审美在不同的情节中也起到了烘托人物心情和情感变化的作用。在贾府繁荣时期,贾母的审美体现出的奢华和欢乐,与人物的喜悦心情相呼应;而在家族衰落时,她的审美所展现出的无奈和凄凉,也烘托出人物的悲伤和绝望。这种审美与情感的相互映衬,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451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