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询盘回复中,怎样的方案才算是具体且有说服力的?
一、“具体”:不说空话,每个承诺都有 “可验证的细节”
客户要的不是 “我们能做”,而是 “你们具体怎么做、用什么做、做出来是什么样”。具体的方案必须包含 **“指向明确的信息”“可量化的数字”“可落地的步骤”**,避免模糊的形容词(如 “优质”“快速”“专业”)。
加分细节:
产品 / 服务有 “唯一标识”:比如 “款号”“型号”“规格参数”,而非 “我们的 XX 产品”。
例:不说 “我们有符合 CE 的儿童背包”,而说 “我们的儿童背包(款号 KB203,尺寸 32×22×10cm)已通过 CE 认证”。
数字要 “精准到具体值”:价格、交期、数量、成本等,别用 “大概”“左右”“优惠”。
例:不说 “交期很快,价格有优惠”,而说 “500 个订单的生产周期 15 天(含 logo 印制),CIF 伦敦单价$28/个,1000个起订可降至$26 / 个”。
步骤要 “有明确动作”:比如定制流程、合作流程,写清 “第一步做什么、谁来做、需要多久”。
例:不说 “我们可以帮你处理清关”,而说 “下单后,我们的物流专员会在 3 天内整理好报关资料(箱单、发票、原产地证),并对接你指定的货代,全程同步清关进度”。
反面例子(要避免):
“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好,售后有保障。”(没说质量好在哪里、售后保障具体是多久 / 什么范围)
“交期没问题,我们会尽快安排。”(没说具体多少天、“尽快” 是多久)
二、“有说服力”:用 “证据” 撑腰,让客户 “信得过”
光说 “我能做到” 没用,客户需要 “凭什么相信你”。有说服力的方案要 **“用第三方证据佐证”“用客户案例类比”“用风险预案打消顾虑”**,而非只夸自己。
加分细节:
用 “硬证据” 证明资质:认证、报告、资质文件等,直接附截图 / 编号(别只说 “我们有认证”)。
例:客户要 “UL 认证的咖啡机”,回复时说 “我们的咖啡机(型号 CF-08)已通过 UL 认证(认证编号 UL2021-XXX,附报告截图),去年给美国客户 ABC 公司供货 2000 台,均顺利清关”(附客户合作截图或提单片段,隐去敏感信息)。
用 “同类案例” 类比信任:提和客户同市场 / 同身份的老客户案例,让他觉得 “别人能成,我也能成”。
例:客户是欧洲零售商,问 “小批量定制包装”,回复时说 “我们给德国零售商 XYZ(和您一样做家居用品)做过 500 套定制包装,他们要求印烫金 logo + 环保纸盒,我们 3 天出样,10 天交货,他们反馈‘包装质感比之前供应商好,客户复购率提了 10%’(附他们的包装样品图)”。
用 “风险预案” 打消顾虑:提前想到客户可能担心的问题(如交期延误、质量不符、售后麻烦),主动给解决方案。
例:客户怕交期不稳,回复时说 “我们承诺 20 天交货,会预留 3 天缓冲期:若因原材料延迟,我们有备用供应商(已合作 5 年,可 24 小时调货);若物流延迟,我们可免费升级空运(承担 50% 运费),确保不影响您的上架时间”。
反面例子(要避免):
“我们是行业知名厂家,合作过很多大客户。”(没说 “知名” 的依据、没提具体客户,像吹牛)
“放心,质量肯定没问题,有问题我们负责。”(没说 “有问题怎么负责”“如何证明质量没问题”,客户没安全感)
三、“绑定需求”:方案要 “贴客户的痛处”,不说 “我有什么”,说 “对你有什么用”
有说服力的方案不是 “展示你的所有优势”,而是 “你的优势能解决客户的具体问题”。要把方案和客户询盘里的需求(明说的 + 隐含的)绑定,让他觉得 “你懂我,这方案就是为我设计的”。
例子:
客户询盘:“我们是澳大利亚的户外用品店,想采购 100 个露营睡袋,要轻便(≤1.2kg)、防水,预算有限,希望单价≤$80,下个月要上架。”
(拆解需求:轻便+防水(硬需求)、单价≤$80(预算)、下月上架(交期紧)、户外用品店(可能在意 “卖点是否适合终端客户”))
针对性方案(具体 + 有说服力):
“关于您的露营睡袋需求,我们匹配了款号 SD-05 的方案,完全贴合您的要求:
轻便 + 防水:这款睡袋用 40D 尼龙面料(防水指数 5000mm,附防水测试视频),填充 300g 白鸭绒,重量 1.1kg(附称重图),折叠后仅拳头大,正好符合户外客户‘便携’的需求;
预算控制:100 个起订单价$78(含运费到悉尼港口),比您的预算低$2,我们还能免费印‘防水 + 轻便’的卖点标签(附标签设计稿),帮您终端定价时更有优势;
交期保障:我们有 80 个现货,剩余 20 个 3 天内可完工,10 天内可发货,20 天内到港,完全赶得上您下个月的上架计划。
另外,我们去年给墨尔本的户外店 Green Camp 供过同款,他们反馈‘因为轻便防水,回头客比之前多了 15%’(附他们的好评截图),您若需要,也可以先拿 2 个样品(样品费 $100,下单后可抵扣货款)。”
四、关键自查:方案是否 “能让客户快速 get 到价值”
最后判断方案好不好,可以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客户,扫一眼能不能立刻知道 “他给了我什么、解决了我的什么问题、我要不要继续聊”。具体可问自己 3 个问题:
方案里有没有 “对应客户每个需求点” 的回应?(比如客户提了 3 个需求,方案有没有逐条答到?)
每个回应有没有 “数字 / 证据 / 细节” 支撑?(比如 “符合预算” 有没有具体价格?“能交货” 有没有具体天数?)
有没有说清 “这对客户的好处”?(比如 “我们有现货”→“对您的好处是能快速上架,抢占旺季”)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