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改稿案例1:写作训练营笔记

你好,我是凯歌~

我决定给我的知识星球开设一个新栏目:思维导图改稿。

因为随着我的不断精进,我发现思维导图还有更多迭代的价值。

同时,很多人制作的思维导图,其实都是为了作图而作图,这反而糟蹋了思维导图的真正价值。

下面有请本系列的第一位嘉宾:

01.总体概况

这是某写作训练营的学员笔记,主题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拆解对象】。

先大致浏览一下这位学员的笔记,发现最直观的问题主要有两个:

①文字通篇复制粘贴,缺乏概括力与自己的补充

②没有使用图标、特殊颜色等手段做区分以强调重点

02.改稿操作与解析

下面分享我的改稿思路:

首先,概括力不足,是很多人使用思维导图的通病。

很多人习惯了复制粘贴、摘抄,但事实上,对信息输入来说,这是最“不过脑”的行为。

这位学员的导图笔记也是如此,有一种为了做思维导图而做的感觉。

思维导图笔记不同于写作,它的呈现形式多为非线性逻辑,注重的是宏观框架与各元素之间的链接路径。

在不产生理解歧义的前提下,字数越少越好

在同一个主题节点内,能用词的,不要用短语。能用短语的,不要用句子

实在不会概括的,尽量用短句,不要用长句。

(1)简化一级主题,去掉序号

先看一级主题,一级主题有两个:【筛选拆解对象的渠道】【筛选拆解对象的标准】。

这位学员应该是直接复制粘贴了训练营里老师的文稿而没做删减,所以前面有个【第一部分】【第二部分】。

因为中心主题下级只有这两块,视觉上已经能看出来这是两个部分的内容,因此没必要强调第几部分了。

去掉它们,只保留一级标题【筛选拆解对象的渠道】【筛选拆解对象的标准】。

(2)简化二级主题,去掉序号

再看二级主题,【筛选拆解对象的渠道】这一部分的二级主题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加了【第X类】这样的累赘,也是去掉,只保留后面的小标题。

(3)概括内容,缩减文案

从三级主题开始,内容就很杂乱了。

【找获得系统推荐的爆款】这个主题下有两个三级主题:【利用好新榜平台】【在刷文的过程中积累】。

由于【找获得系统推荐的爆款】本身就是一个动作性的描述,且描述的一定是方法、路径。因此,作为它的子主题,可以直接写这个方法、路径对应的名字或平台即可。

资源本身就是供我们用的,因此不需要再刻意写【利用】这样的字眼。

“新榜”本身就是新媒体方面的平台,只要知道这个名字,你到用的时候,会直接搜它的,也不用强调它是个平台。

同理,培养写作能力本来就需要长期积累,这种废话就无需多言了,“积累”两个字大胆删去。

在这里,我给这两个三级主题分别简化为两个词【新榜】【刷文】。

同样的道理,后面的很多文案,都可以简化成词语或者短语。此处暂不赘述(后续看情况再详细解读)。

(4)对重点内容做强调

在新媒体创作活动中,参考一些可借鉴性高的账号,有助于我们学习。

这里提到了一个“低粉爆文榜”,它通常适合新号作为对标。

但我们通常的刻板印象是,学什么,就要找这个领域里最强的大师,就要找高粉爆文榜单。

但熟悉新媒体创作的人知道,新人和大师的流量逻辑,其实是不同的,因此运营策略也有所不同。反而一些低粉丝数的账号,对新人更有参考价值。

那么,这样一种反常识、颠覆通常认知的选择,我们就要特别注意。

在思维导图中,这样的内容节点,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强调处理。

比如,更改文字颜色、更改节点的填充色、增加特殊图标等。

我对“低粉爆文榜”这个内容的处理是,给节点填充红色。

同样的道理,后面的很多文案,只要能给自己带来新知,都可以进行标红或加图标处理(后续看情况再详细解读)。

(5)简单排版

学员的原图是一张横向的图,左侧相对较空,右侧相对较挤。

这里,我使用了GitMind导图软件,换成了一个时间轴构图进行改稿(时间轴构图更容易填补页面空白,不过视觉上也可以当做总分关系用),做成竖版(如下图所示)。

制图软件:GitMind

这张图明显清爽了很多,也减轻了阅读压力。并且,这样的导图,更有商用价值(比如为大咖的社群设计知识物料)。

尽管文案字数压缩了一半,但核心思想并没有改变。

03.改稿总结

一张优秀的思维导图,一定要满足以下几点:

①简洁易懂

笔记的目的是为我们的学习、复习减轻压力,而不是增加压力。

“浓缩的才是精华”,做思维导图一定要遵循减法思维。

当我们将一段知识进行萃取时,通常你压缩得越小,说明你考虑得越充分。

这可以锻炼我们的归纳总结能力,对于我们写作、写工作汇报也是大有裨益的。

②逻辑分明

有的时候导图的逻辑混乱,往往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它应该是什么逻辑关系。

比如,该是时间线逻辑的,给做成了总分结构。该是总分的,做成了时间线结构。

这就容易导致我们的理解出现偏差、答非所问等情况。

③重点突出

信息的重要性也是遵循“二八定律”的,即使是优质信息,最核心的部分也一定是少数。

重点一定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呈现,这样,我们在回顾时,更容易看到重点,从而加深印象,也有利于我们付诸行动。

尤其是对外展示的知识物料,做好重点突出这件事,会让别人认为你有很强的同理心、用户思维。

--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你的阅读。

--

PS:想一键制作精美的知识导图、学习更多思维导图干货,欢迎加入我的知识星球【凯歌思维导图写作教室】。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473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