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妈妈,是女儿
每年暑假都是最忙的时候,一直在项目上出差,近两个月没有回过妈妈家了。于是,“休沐”的第一天,便带着女儿回家看妈妈。
虽然在同一个城市,可是也不是时常能见面的。每一次见面的时候,都感觉这个七旬老太,又瘦小了一圈儿。妈妈的身材一直保持的很不错,不算丰腴圆润,可是也不似现在这般看着有些干瘪了。夏天短打扮,所以看得到胳膊上的皮肉明显的松弛下来,人老了,皮相和骨相就更容易的分离开了。想起了七巧的手镯,年轻的时候将将能塞进去一方帕子,到了后来,轻易的便推到了大臂上,然后再看着它缓缓的滑落下来。我想,多半也就是这个样子了吧。
其实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和妈妈少于沟通了。也许是可以沟通的事越来越少,说不到一块儿反而不愉快了之。妈妈每次的三段句式就是吃的什么?穿的什么?你是不是又没有如何如何了?叨叨完我,然后就开始自说自话的讲她自己的事情,十次里九次都是一样的套路和程序,也完全不在意听众的心情。
现在的我其实是不太愿意听她这样多讲的。不知道是不是到了岁数,以前开明豁达的人,现在变得晦暗闭塞了。虽然她依然是老太太中最体面亮眼的那个,有才识有涵养,可是她开始拒绝接受新的观点和事物,闭了关锁了国,仿佛只有在她的那个认知世界里才是最安全可靠的。我想,家里有老人的人多半都会懂得的,外面随便专家的话也要比儿女的话重要。所以,沟通变成了一件非常累人的事情,我想听她说一些生活中有意思的事情,每天做了些什么,可是她表达的东西多是负面的,让我觉得十分疲惫,好像一张网,而我是粘在上面的虫。其实,也许她只是一直想保留一种权威,不被时代抛弃的权威罢了。
有时她不多说了,微信寥寥的几个字,我却要忍不住再多问几句,似乎也都是吃的什么,干了什么之类的话题,刻意的去回避了更深层次的交流,生怕自己又被网住了,小心翼翼的在安全距离,其实我心里知道她是渴望倾诉的。那样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是自私和残忍的。
人到中年,工作生活自成压力,我总是报喜不报忧的,因为说了也是徒增烦恼。忙碌了一整天,再加上这样的沟通更让人觉得压抑和窒息。在这样的沟通里,就算我已经40多岁了,也始终是那个什么也做不好,得不到肯定的孩子。孝顺孝顺,其实孝容易,顺要难做的多。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长出了反骨,也许是不想都这么大了还有人不停的干涉指点我的生活,哪怕出发点是为了爱。于是争吵多了,也许有时只是因为观点不同的据理力争,那些正确的我并不愿意妥协,可是是非曲直哪里是在亲情里能讲明白的?吵翻了,道歉认错的那个人还是我。妈妈不理解那个同甘共苦,互相扶持的女儿哪里去了?其实,我也不是很理解。
有一年,听到了春晚上的那首《是妈妈,是女儿》,第一次听的时候就哭了。“我是第一次做女儿,可也是第一次来做我/我只能唠叨因为我已帮不上你了,早上吃饭了吗按时睡觉了吗,原谅我只懂这样参与你生活。”其实现在写到这里,鼻子也是发酸的,写歌词的唐恬是深谙这层母女关系的,孝而不顺,也许只是因为我已经有了我自己穿过大雨才懂得的人生道理。
如今我的女儿也快十八岁了,很快不久的将来也会离开家,也会说走就走。也许我们不在同一个城市,也许我们见面的机会会更少,从现在的无话不谈,我是不是慢慢的也会只能停留在她生活的表面。是不是那一天,我也会变成了我妈妈,就像我们的生命里都还是会有对方的身影。
但是,也许还是会有所不同的。关于女儿将来大学去哪个城市,我和妈妈的意见是完全不一致的。她的观点,就这么一个孩子,是要留在身边的,养儿防老,就像我从来没有远离过她一样。而我从不这样认为,那个我用心培养托举的孩子,是要走更好的路的。她应该站在自己人生的巅峰,而不是我的上限。她可以去有更多的选择,能力所及去看更广阔的世界,她会有自己的人生,即使,在那样的人生里,我只是默默守护的背板。
妈妈她有时会羡慕我对女儿的用心,其实我也有些羡慕,我的女儿得到的爱和关注要远多于少时的我。但在我成长的岁月里,在妈妈的那个时代,其实我也是可以理解共情的,毕竟每一代的爱是会受困于当时的形势和认知的局限的。这个认知,有时是社会的认知,有时是自我的认知,而在那个时代远见和细腻的爱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的,是鲜花着锦的附加值。
我的妈妈,她是坚强、聪慧、感性、要强的,她总是笑自己小学都没有毕业(虽然后来也是党校的本科生),可是她坚持写了很多年的日记,也发了很多篇小文章。在她退休那年的生日,我花了一个多月的休息时间,把她在各处写的小文、诗歌,都一个字一个字的敲成电子版,然后偷偷的结了集成了册,送给了她。就像那时我写的序一样,母亲的称呼太过正式,“妈”又成熟出了距离,所以还是叫“妈妈”吧,像小时候一样最是亲切,仿佛从没有长大,也从没有走远。现在,那个文集仍在家里书柜最显眼的位置,旁边还端正的放着我以前写给妈妈的卡片。我想,在妈妈的心里,那便是她最乖巧的女儿吧。
是妈妈,也是女儿,有妈妈,也有女儿。在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两个女性,一个成就了我,一个也会被我成就。即使我们都会有所不同,即使我们都要经历自己的人生大雨,可是,我始终也知道,她,才是回家的方向。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