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名同事

       

        时间一晃而过,仿佛一转眼间又到周五了,回顾工作上的事情,没有留下多少印痕。无非是开了几个会,签了一些文件,协调处理了几个具体事情,都是无关痛痒的。这种工作,你可以做,我可以做,大家都可以做,对个人进步毫无益处。我想起一段印象比较深刻的话,原作者讲的是跟赚钱相关的事情。他说一个人如果想要赚到钱,“第一,是不要浪费时间,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低级的娱乐上;第二,要在事情上刻意训练自己,提升效率。把要做的事情框架化、细节化,不断优化细节”。对这个星期工作的反思,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没有在事情上刻意训练自己,提升效率”。假如有可能,还是应该往这方面着力。

          我注意观察到一名同事,做事情有板有眼,特别是对领导交办的各种材料撰写工作,都能够认认真真完成。不管是局领导还是单位主要领导安排的任务,一次也没打过折扣,领导对他写出来的东西都还满意。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材料撰写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这就是所谓的刻意训练自己吧!而且他的勤勉敬业态度,至少在我表面看来得到各级领导认可,几乎没有挨过领导批评。前些天刚刚在在职级序列上得到晋升,在同一批十多个人中间排在第一名。

        这名同事看上去比较内向,平时不怎么太说话,我开始对他并不怎么太在意,认为他只不过会写写材料,别的方面很平庸罢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他在工作方面有自己的特点,是不容小觑的,我可能有点低看了他。比如首先他始终在工作业务上磨练自己,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刻意训练自己”,业务能力一直在取得进步;其次他对领导言听计从,对上级大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从来不抱怨,总是保质保量地完成,努力做到让领导满意,我还从未见到哪一名领导批评过他。

        其三他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甚至做到了极致的程度,在整个单位都是标新立异的存在。我曾经在不同的场合,对他的这种遵守规章制度行为大加赞赏,并感慨自己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差了不是一个两个的层次。我本人虽然有一定的自律能力,但时不时会在很多工作场合存在随意性现象。单位政委主持工作4个多月以来,因为在遵守工作流程、细节方面出现的一些瑕疵,我被领导批评的次数非常之多,前期甚至还产生了情绪内耗。今天写这篇文章时,我心里突发奇想,如果是这名同事来担任我的职务,会不会也像我一样挨骂呢?可能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最后这名同事是比较精明的。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印象?主要是平时观察到的几个点:比如时不时提供情绪价值。他自己养成了每天快走的习惯,每天运动步数15,000步到2万步左右,在微信朋友圈运动步数排行榜里,每天都会给运动步数较多的同事朋友点赞。点赞就是对别人运动的认可,在健康爱好上被一个人长期点赞肯定,我想收到赞的人大多数内心是比较舒服的,由此也就慢慢积累了人缘。我看这名同事自己每天收到的赞也不在少数,平均有四五十个左右。这种“点赞之交”虽然是人际关系的弱链接,但长期坚持下来给人的情绪价值拉满。

        另外一个令人不易觉察到的点是,他对上级领导的毕恭毕敬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当然这里所说的上级领导是职务比他大得多、能够影响到他的领导。领导在发表讲话,他会拿一个笔记本认认真真做好记录,当着领导的面,一大段一大段的话都会记录到本子上。比如说昨天下午,局分管领导召集我们这个支部全体党员,到局里“铁纪学堂”学习教育室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活动现场,每个人搬一个小凳子围一圈坐在一起开展讨论。局领导开始讲话时,这名同事把记录本放在他腿上,笔走龙蛇记录了很多的话,相比较于他,我只是在那边干坐着。我想领导看到他这样认真的态度,内心肯定是舒坦的,这也是情绪价值拉满的表现。

        智者曾经说过:“精研身边的人和事,百步之内,必有芳草”。我的这名同志虽然从年龄上来讲比我小了很多,但是其工作甚至为人上的表现,却有不少值得我学习的地方。相比于他的严谨,我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方面,都未免粗枝大叶了些,敷衍潦草了些,这一方面跟我随性洒脱的本性有点关系,另一方面跟我的精力不济摆脱不了干系。精力的修复成了我必须重点面对的课题。

        讯飞语音输入77分钟,全文1640字。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548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