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雅韵映诗行  语言艺术绽芳华

昨日下午,广州老年大学风华朗诵协会在信和广场四楼会议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语言文学艺术交流会。

主讲嘉宾伊然老师别出心裁,将旗袍美学与古诗词朗诵技巧巧妙融合,为在场学员带来了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艺术美感的视听盛宴。

交流会上,伊然老师首先娓娓道来旗袍的前世今生,旗源自旗人服饰基因,袍承袭马面裙上短下长的形制,自民国时期逐渐流行,1937年"旗袍"二字正式定名,其一体裁剪的工艺尽显东方服饰的简约与雅致。

随后,老师详细解读了四大旗袍流派的独特韵味:京派坚守黄、红、青、玄、白五大正色,尽显端庄大气;海派融入时尚元素,以蕾丝点缀彰显精致女人味;苏派偏爱真丝面料,清雅温婉如江南烟雨;粤派则主打生活化短装,朴实低调尽显市井温情。

除了旗袍的历史与流派,伊然老师更深入阐释了其发展创新、审美艺术与文化传承价值。她指出,旗袍不仅是服饰载体,更与古诗词有着精神内核的契合——二者皆重意境、讲韵味,旗袍的线条韵律与诗词的平仄对仗相映成趣。老师通过实例演示,让学员们直观感受旗袍美学与朗诵艺术的融合之道,体会服饰文化与语言文学碰撞出的独特魅力。

整场交流会既有历史纵深,又有美学解读,更有跨界融合的巧思。伊然老师带领学员们走进旗袍的文化长河,领略其深层次的精神内涵,更解锁了古诗词朗诵的全新表达视角。会员们纷纷表示,这场交流不仅读懂了旗袍的雅韵,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跨界融合的无限可能,收获颇丰。

会后,风华朗诵协会领导、参会会员与伊老师拍照留念。

版权声明:
作者:Zad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632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