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抒怀

在我喜欢的乐器中,除了键盘乐器钢琴、手风琴、电子琴,还有吹管乐器笛子、洞箫、唢呐。

我下放在农村时,身边曾拥有一把高音唢呐,唢呐俗称喇叭,它给我枯躁单调的农村生活带来许多欢乐和趣味。

在我的农村音乐朋友中,有几个就是专门为农村红白喜事吹喇叭的吹鼓手。那时农村里做红白喜事,离不开喇叭,一套锣鼓家伙加两支喇叭便是一个乐队了。喇叭是乐队的主打,在七十年代,记得他们常吹的传统曲子是《百鸟朝凤》,还有《社会主义好》,《社员都是向阳花》等积极向上的红歌。我有时遇到这种婚嫁喜事,也按捺不住对音乐的喜爱和追求,和他们一起合奏两曲,充当一回吹鼓手,可谓喜气洋洋,荣辱偕忘,那时是最开心的时刻。

吹唢呐关键是会运气,要有巧劲,别看吹喇叭把两边腮帮鼓得老高,那是气的存储,特别是在接亲和送亲的路上,边走边吹是需要一定的换气技巧和肺呼量的。

记得1972年农历11月28,是我和改革喜结连理,百年好合的日子,那天接亲的队伍中有专从城里赶来的金家小五子,小六子;我的五七战友江泽川、徐昌海;还有一批我的农村小伙伴。浩浩汤汤,好不热闹。

接亲时,改革的大姑母临时提出要支鼓乐队,不然不发嫁。临时上那儿去请鼓乐队?何况我还是个穷下放学生。无奈之下,我这新郎官就带自己心爱的小喇叭,步行三里路赶到改革的娘家后湖生产队,告诉他们要吹喇叭我自己来,把改革的一帮姑母笑得翻了天,连推带搡把我撵出改革家。那有让新郎官上娘家吹喇叭,充当吹鼓手的啊!这件婚嫁趣事当年在文昌沿河一直传为大河马家茶余饭后的风流佳话。五十余年过去了,至今我改革谈这件事来,还笑得直喷饭。

我的那副饶有趣味的夫妻姓氏嵌字婚联便是这桩知识青年和贫下中农相结合,改革旧俗,友好农民,带有浓浓的政治和时代味儿的美好婚姻的见证。

改千年旧俗,上山下乡,于高山流水间觅得百年挚友;

革一身陋习,脱胎换骨,在广阔天地里成就一代新农。

这副嵌字联是我所撰的一百二十副嵌字联中最为得意的一幅,它是一段政治历史的写实,也是我和改革五十三年婚姻的见证。已收入我的六部文学创作之一《题名道姓——浅谈嵌字联的创作与欣赏》一书中。

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我在寒亭中学给学生讲解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这首借物咏怀的古文散曲时,还将这支心爱的唢呐带上讲台,给学生们介绍了这种民族吹管乐器,还即兴吹奏了一曲《社会主义好》,至今师生均记忆犹新。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全曲以一个“吹”字贯穿始终,先写喇叭“曲儿小腔儿大”,暗指宦官仗势欺人;后写喇叭“全仗你抬声价”,讽刺宦官装腔作势;最后写“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一语道破宦官给天下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表现了作者对宦官及时政的厌恶。

这首散曲以简洁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将宦官的丑恶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的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清廉政治的向往。

我想喇叭作为一种民族乐器,本应发出美妙的音乐,庆贺喜事,歌舞升平。但在这首古诗之中却被用来吹奏虚假的赞美之词,以迎合权贵的喜好。这种现象让人感到悲哀,也让人对当时的社会风气产生了质疑。同时,这种浮夸和虚伪的现象也让人们对真正的美好失去了追求,使得社会变得越来越浮躁和空虚,发人深省!

我的那支唢呐在回城后的数次搬家中弄丢了,好可惜!再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再也没有再吹过唢呐,毕竟老了,气息跟不上了。但唢呐带给我的欢悦的往事仍记忆犹新。

喇叭並非一味地,单纯地欢悦赞美,歌舞升平。特别是这首至今还收在九年级语文课本中的,穿越几百年,具有现实意义的古文散曲《朝天子.咏喇叭》。因为它至今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如同警世钟,也还间接地揭示了我党当前反腐倡廉斗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孰知,水可载舟,水亦可覆舟,民意不可违啊!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714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