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不是很喜欢
态度不是很喜欢
菡要参加作文比赛,晚上一直在写作文。写完之后,菡拿过来让给她看一看是不是可以,如果可以,她就要抄到正式的稿子上。拿起作文读了一遍,总是感觉文章都是各种实例的堆砌,丝毫没有任何的个人的见解。作为六年级的学生,短时间写出一篇文章,应该肯定。从文章中能够感受到菡的读书量比较多。
我给菡的建议:文章写得比较大,比较空洞。文章的结构比较松散,感受不到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全文是各种大词的堆砌。作为小学高年级的作文,主要是记叙文为主。诚信的实例在生活中到处都是,只要用心就能够挖掘生活中关于诚信的实例。来自生活中的实例是最有说明的题材。建议从生活中的小处入手,然后写出深度,就会是一篇好的文章。平时写日记就是积累各种素材。真正用的时候,就会当做积木一样堆起来即可。因此,
要有积累的意识。
妈妈的意见是:这篇文章写得不错,可以看做是一篇散文。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读诚信,也不失为一种角度。以后写作文的时候或者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如果想要征求别人的意见,就提前一点。最后的征求意见,你接受还是不接受呢?
其实,菡听到我的建议,已经变得不高兴了。我没有看见她的表情,不过能够想象到脸上的表情肯定不是高兴。她说话的语气变得非常的不耐烦。妈妈再给她意见的时候,她的声音明显变得急躁,音调也明显提高了。可以判断出菡对于别人的建议是不愿意听取的。所谓的让我提建议,不过是为了炫耀,或者是一种装样子的形式。这是不好的习惯,既然不愿意听到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就不要打扰别人。别人的任何建议和意见需要综合衡量之后进行选取,而不是听到不同的意见就选择抵抗,这不利于个人的成长。每一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吸取好的建议,才能够让问题变得更好。不过,好的建议和意见触碰了自我的认知舒适圈,就会表现出明显的排外,具体的表现就是一种情绪的错误表达。
好的文章都是来自生活,都是对于生活中的小事的感悟。文章是源于作者思考的展示,没有自我的声音的文章不是好文章。仔细观察生活,从普通的每一件小事中找到灵感,找到不同于别人的角度,就会让读者耳目一新。打动读者的文章,都是让读者在平淡的生活中看到亮光的瞬间。作者用笔记录了大家都熟视无睹的现象,加上作者的思维,就会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美感。因此,好的文章一定不能够脱离自己的生活,不能够缺少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声音。
每一个人都希望别人的肯定,都希望自己是最优秀,可是,事实是每一个人都是不完美,每一个人都需要不断的完善自己,都需要不断的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然后成长。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