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创业心路:几经辗转打工与创业,终于读懂“自由”的重量

和朋友们聊聊我这几年兜兜转转的经历吧,从打工到创业,又短暂回到职场,最终还是选择扎根创业路——每一步都走得实在,也攒下了满肚子想说的话。

最开始从打工转型,我没敢一步跨出去,是先做副业铺路。一边拿着稳定工资,一边在业余时间摸索自己的小项目,等副业能撑起底气了,才正式辞职创业。这三年创业时光,说“突破”一点不夸张:以前打工是“指令型选手”,领导说什么就做什么;创业后却要主动当“解题人”,从找方向到扛风险,所有问题都得自己扛。现在回头看,创业哪里是做生意,根本是一场“加速成长课”——逼自己学会主动,也练出了遇事不慌的底气。

就这样坚持了四年,收入不算大富大贵,但收获的远比钱珍贵:认识了一群同频的朋友,眼界也打开了,更攒下了年轻时拿不走的经历。可后来还是栽了跟头——上一个项目投入太多,资金链断了,连生活都难维持。没办法,只能向现实低头,重新找工作,选了一份销售岗。

本以为带着创业思维做销售会顺一些,确实,销售和创业一样需要主动:主动学产品、主动拓客户、主动扛住一次又一次拒绝。但难受的地方也很明显:一是没了创业时的自由,每天被KPI追着跑;二是时间完全不属于自己,上六休一,天天加班到晚上十点多,像个停不下来的陀螺。更让我焦虑的是,我明明在为生计奔波,却没精力打理原来的事业,连一点自我空间都没有。撑了半个月,还是咬咬牙辞了职——我实在受不了这种“丢失自己”的日子。

辞职后我没慌,先给自己放了个下午复盘:发现哪怕靠一些零散的活儿,在深圳也能活下去。虽然还在生存线上徘徊,但没那么紧迫了。也就是那天,我彻底想通了:我要做“长期主义者”,把时间花在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上。创业这几年,我最明白的就是“时间成本”有多贵——我不想把时间浪费在重复的琐事里,更不想为别人的事业拼尽全力。

现在重新回到创业路,才真正懂了“自由是甜的”。这种自由不是躺平,而是能掌控自己的时间,能把精力放在想做的事上。接下来我打算用上班时的专注和自律做自己的事业,相信慢慢走,总会有想要的结果。

其实说这么多,也是想和大家分享:有时候兜兜转转不是走弯路,而是在帮自己看清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对我来说,这条路或许难,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因为这是我自己选的,属于我的路。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2738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