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喻义
我们看《西游记》很有意思,从小看到大。几十年了,现在想看,还是很容易搜索到。
可是不同的年龄层次的人,却有不同的看法。《西游记》这部电视剧是从小孩到老人,是每一个年龄阶段的爱好。
记得小时候我们就喜欢看孙悟空,他有一颗玲珑心,会七十二变。他还武艺高强,是打妖怪的王者。
再长大一点时,我们就喜欢看猪八戒了。因为生活中想要有乐趣,看猪八戒太搞笑了。
后面我们长成人了,才发现最最利害的是唐僧,他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我们每个人的内在都要能够融合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白龙马为一个整体才能取得真经。
孙悟空就代表了我们被染着的那颗心。看看我们的念头,闭上眼睛想一想,一会儿想这样,一会儿想那样,真是瞬息万变。可是孙悟空只有七十二变,我们不止七十二变,感觉比他利害多了。
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而我们的一个念头,可以去得更远。他在《西游记》角色里的存在,就是为了打妖怪。
可我们没有活成孙悟空去“打妖怪”,而是活成了猪八戒,“好吃、“好色”、“偷懒”去了。有什么好事全部占了,有什么坏事就推到猴哥的身上。
做为人,我们众多的习性也在猪八戒上。我们活在人世间,生活是需要乐趣来点缀。假如我们既不好吃好色,也不贪玩了,那就到八戒了。
在完全戒完的过程当中,好像没有生活的滋味了,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假如我们的内在就是光,内在就是爱,那么去到的是一份通达,一份欢喜和自在。而不是我们看到一朵花,生不起欢喜。看到小孩,看到美食都生不起欢喜,这样的生命会感到没什么滋味了。
猪八戒只是生活的一个代表,我们还要有沙僧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我们还要有白龙马的精神,在关键的时候还可以摇身一变,去升起觉知。
最最关键的是唐僧,他至始至终都没有变过。“我从东土大唐而来,前往西天取经。”他的目标就是取得真经,一直没有变过。
我们做为人在生活中,在生命中,最主要的是向唐僧这个角色学习。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永不放弃,坚定不移,坚持到底,直到彼岸。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