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连载:《闲话三国》(1485)

孔明已知众人之意,他对张飞非但没有生气,相反还很赞许张飞这种做法呢。
心想,要是张飞出来迎接的话,说明他公私不分。虽说张飞今日架子比我大,但大家都是都督,他是主,理应号令严明,尊卑分清,怎么可以喧宾夺主呢?
孔明也对赵云等人看了一眼:你们进去了也要知趣一点,否则被张飞触了楣头,我诸葛亮也爱莫能助,别怪我不肯帮忙。
孔明就带了文武三人上演武厅,到张飞面前施了一礼道:“水军大都督在上,亮有礼了。”
张飞见到这种场面,忍俊不禁,转过身去“噗哧”地笑了出来。
心想,笠帽也有大于天的时候,我张飞不知是哪世里造的福,诸葛亮也有来见我张飞这一天,不论怎么说,他是军师,我最多也不过是个都督;他是老师,我只是一个学生,叫他向我行礼,总是于理不顺。
张飞反觉不好意思,忙站起身来道:“老师,老张军务多端,恕不能远迎。还礼了。”
深深地行了一礼,“来,摆座!”
手下忙放了一只座位。
“请老师旁侧坐了。”
孔明在张飞的右侧坐定,举目对赵云等人看看:不要呆立在那里,快上前参见。
赵云等人见孔明这样做,只得忍着气跨上一步,一句话都没有,行了一礼。
张飞对此看在眼里,笑在心上,暗想,老赵啊,本来你我不分彼此,如今我是都督了,不怕你不忍让些!尽管你不愿意这么做,还得向我行礼。
张飞装作神气十足的样子,一本正经地把手一招:“罢了,请旁侧站立。”
赵云等人退在孔明一旁。
忽有手下报来:“报禀水军大都督,关君侯驾到!”
张飞听说关羽到了,心想,二哥是个自尊心非常强的人,我要不要出接呢?和他摆架子,那是说不过去的;出去迎接吧,又怕被孔明生气。罢了,既然刚才传见,现在也应该一视同仁,以后见了二哥的面说明其中道理,谅必他也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决不会计较这种小节。
便道:“本督军务在身,不便出接。有请!”
关云长也深知其中缘故,并不介意,心想,三弟入川为主帅,理应抛却弟兄之情,是非分明,做出个都督的样子来。我做他的哥哥,也指望他早日成材,为大哥的三分天下竭尽胸中才学。
关云长不在意,却着恼了一旁的周仓。他想,我与你三将军都是黑面孔,又是好朋友;你做过古城的大王,我当过茅草岗的黄巾党,根本没有什么区别。你对我傲慢一点不要紧,以后见了面喝两杯酒就没事了,对你家二哥怎么可以这样呢?因此,周仓大大的不高兴,独自在一旁“呃唏,呃唏”地叹气。
关平等人见关云长并不生气,倒也没什么。
云长领了众人上演武厅,先到张飞面前施了一礼:“三弟,某有礼了。”
张飞见关云长如此体察自己的心思,愈加敬重几分,忙起身拱手道:“二哥,兄弟还礼了。旁侧请坐!”
关云长在张飞的左首里坐下,暗示周仓等文武一齐上前见礼。
周仓等人也和赵云等人一样,默而无言行了礼,站立于关云长身旁。
各自见礼己毕,张飞开始点卯。从孙乾开始点到龚都,人人都到,直点到范疆、张达二人时,没有人应声。
“范疆、张达!”张飞点第二次卯。
演武厅上仍然没有人答应。
孔明想,这两个人是强徒出身,谁把他们介绍到军中来的?
张飞顿了一会,朝四下一看,哪里有他们二人的影子。勃然大怒,拍案叫道:“老孙何在!”
一旁的孙乾也在着急了:这两个不知生死的家伙,昨日约定在此聚集,怎么到这个时候还不来,没有差使的时候,一天到晚盯着我们转;如今当了粮队官,人人都到了,偏偏他们还没来,真是急煞人!我当了他们的保人,范、张不来,张飞肯定要找我算帐,只有让我先顶着。
便急忙闪出身来:“下官在此。”
“范疆、张达是你举荐为粮队将领。如今二卯已过,众位都在,唯此二人不到,是何道理?粮队无人,贻误军机,此罪当诛,你可有责否?”
旁边的诸葛亮听到是孙乾推举范疆,张达为将,知道他是一片好心。但心想,粮队何等重要,这两个人第一天就误事。怎么可以当此重任!
孙乾把这两个人恨在心上,可又只得回答道:“下官有责。”我是代人受过。
“可知罪么?”
“下官知罪。”
“来,与我推出斩首!”
“是!”两旁手下一拥而上,把孙乾头上的乌纱除去,五花大绑,拥到演武厅口,令其双膝跪下。刀斧手手捧鬼头刀,侍立两旁,等候令下。
孙乾跪在地上毫无怨言,引颈受戮。
手下到厅上请下行刑令。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