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如何避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答曰:“有所教有所不教”。
很多人可能会强调“无私”或者“真正的本事别人拿不走”。这些正确,但实际在职场很多事情就是教的太清楚了反而无法获得尊重,反而增加自己的可被替代性。
具体教什么,不教什么,我的经验是是这样:
1.对上级,多说逻辑,少说具体方法
因为上级领导有时候关心一些事情你怎么做的,是想听你说说自己怎么想的而不是真的要听你的具体操作。
所以,有机会的时候,可以在上级面前展现自己的知识专业性,让他觉得你很专业,可以放心。这样心里也对你的印象很好。
一些时候还能统一上下级的共识,对事情的执行和预期有一致性,做事顺畅。
具体的实施步骤他反而不关心,听的很不耐烦,你分享了也只是让上级从过程管理着手去挑毛病。
越大的领导一般越只关心思路和逻辑,不关心你这个岗位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你说逻辑和战略,他才感觉是和他一个频道在对话。
2.对下级,多讲方法,少说理论
下属员工,做的应该大多是具体执行工作。
带他们的时候多说具体方法可以执行的更快更准确,解放你自己,降低帮助他们修改的时间成本。
但是给他们太多理论和逻辑,往往他们会陷入思考又因为信息太少无法彻底掌握,做事情时候想的很多,效率反而降低。
这就像学校里,老师教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只让他们明白是公式或者定理,而不是每个公式都说明白是怎么推理的,让他们先回做题,以后有了充分知识储备再谈证明。
3.对平级,多交流结果,少谈操作
日常和普通同事交流工作内容,说你这边取得了什么结果就行,不需要告诉别人你是怎么做的。哪怕会议上也一样,汇报数据、KPI,重要的完成项,而不用谈自己的方法和逻辑。
否则,不单是平白给出去有用的知识,还可能让别人对你反感觉得你在卖弄好为人师。
那么如果遇到普通同事向你虚心请教呢?
这个时候你要是推脱自己不会,那么难免得罪人,毕竟自己也有用到别人的时候。
所以,你可以先试着给他输入结果,而不用像带下属一样,非要教会她怎么自己来做。
比如,同事不熟悉Excle,虚心请教问你这个数据怎么用公示计算,为什么她对不上。
你可以直接过去,借用她的电脑操作,几分钟给她把数据算好。
也可以说:“你发给我,回头我有时间帮你看看。”
等做完手头工作,帮她把文件改好,不立刻给而是等到下班前交再给他,说:“这里的公式我帮你标好了,数据导出是这个样子,你看看是不是。”
至于为什么是这个数据,她之前的步骤里面有什么问题,不用说。问你,你就说说你重新算了下,就是这个答案,不太清楚他步骤哪错了。
为什么不讲解你的理由?
因为这就像是医院的大夫很少和病人讨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逻辑,专业的人就是告诉你他的意见,你如果愿意听可以参考,一旦说怎么做的可能对方反而质疑你,变成了没意义的辩论。
她来找你就是信任你的专业性,你没有义务给她做老师,但冲这份信任可以给她你的判断和结果。如果她非要就自己的问题和你辩论,那么是在继续浪费你的时间。
再举几个例子:
有同事说我这个PPT不太会用,别人都说你PPT好,能帮助我改改吗?
你说放这里,等他走了,你直接别管用PS用插件,修改好了给他,不用指出他原来有什么问题。
因为讨论这个就会扯出更多的无数问题,几乎要开几个小时的课程。
有同事说我不知道这个OA报表怎么填,你能教教我么?
你说可以去OA这个位置下载样表,参照填写,不用告诉他填写时候的句式和措辞。
如果你觉得这平级同事值得帮忙,可以帮她做一个结果或给她你的意见,但不用辅导他。
她要是体现出非要知道过程和方法,就看你俩的关系了,因为你的知识都是利用自己私人时间学习和试错得到的,没有义务免费教授给其他同事,快速增加他们的能力。
还有一种人,问你的不是高价值知识,而是网上随便就能搜索到,却把你当人型字典。
这种也很简单,需要控制对方预期。
问你什么,你说我正好忙,等下再和你聊,等忙完自己的事,叫他过来,现场搜索一下,念给他听。下次多半他就知道自己去搜索了,因为还不如这样更方便。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