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托马斯·阿奎那就其理智主义神学方法的辩护(1.2.1)
一、阿奎那的神学观
(二)神学与哲学的关系:阿奎那宗教直觉的第一次辩护
神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在阿奎那看来显然是他的神学建构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神学大全》开篇即开始讨论此问题的安排即可佐证这一重视态度。
这一问题之所以是阿奎那所必须面对的,是因为他必须调和自己显然偏向理解、推理、论证的神学方法和他同时绝不能放弃上帝神圣启示的知识的态度之间的张力。因为一方面,如果持有自然神学与启示神学完全对立,或是哲学与神学完全分离的观点,那么人类理性中不得不被承认的对上帝真理的无能就极可能变得彻底而被无穷放大,以至于阿奎那的亚里士多德式方法完全不能用来处理任何“人类理智完全无法把握”的一切神秘经验,或是面对“背离真理”的指控;另一方面,如果将神学与哲学不加区分地混同起来,则又必然面临在人类理智可以把握一切真理的情况下启示与上帝真理完全缺乏意义或区分的绝不可接受的理论结果。因此,阿奎那必须首先对神学与哲学的关系进行考察,从而为自己的偏向理智主义的神学论证方法奠定合法性意义上的基础。
1.神学的存在必要性及其区分于理性学科的独立性
首先,阿奎那必然会主动澄清自己神学家的立场,具体表现为对除哲学之外仍存在另一门“神圣学问”的肯定。他认为这门“源自神的启示的学问” 的必要性由人的救赎的需要、人指向超出人类理智的上帝的需要与理性真理的缺陷所共同保证。诸理由共同指向那藉由上帝启示而为人类所认识的超越理性能力的真理,而由这些真理性内容为对象的学科就是必要的了;至于这些对象与理性能力相矛盾的问题,他回应称,这些对象的确是超出理性能力的,但这些对象的被认识并不由人的理性负责,而是在上帝启示之中才能被人接受(而不是被人把握)。换言之,神学学科及其研究更多地由上帝保证其必要性与可能性。
这带来另一个问题,即由于世界的受造性,事实上一切学科的对象都是根源于上帝的,则一切学科都是由上帝所保证的。那么神学学科与其余学科,特别是哲学学科的本质区别就不在于上帝对其研究的保证,而是在于别的什么。显然这种根本的不同点在于认识方式的不同,即神学由上帝的启示之光而认识,因而超越人类理性;而哲学由自然理性之光而学得,范围只在人类理性之内。而当有人指出神学与哲学共用许多研究对象,如上帝时,阿奎那会认为研究对象的一致性与学科的区分无关。在他看来,作为区别的认识方式是作为不同的研究进路而存在的,“尽管我们不可能知道上帝之所是,但是,在这门学问中,我们却能够利用他在自然界和神恩界所产生的种种结果取代定义,来研究这门学问所讨论的有关上帝的所有事物” ,这不仅表明哲学由理性定义指向上帝与神学由受造物与恩典由果导因而指向上帝的不同研究方向,同样对大马士革的约翰“对上帝是什么也不能言说的” 的理论困难进行了回应。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3789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