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曹全碑》

      按照书法发展历程,篆书下来演化为隶书。西安碑林隶体碑刻:仓颉庙碑、仙人唐公房碑、曹全碑

    最有名的隶书临帖——《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又名《曹景宗碑》。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二年(公元一八五年)十月。清康熙十一年后,碑身出现裂痕。

          从碑刻书法角度看,《曹全碑》碑石精细,碑身完整,实为汉碑、汉隶之精品。

          隶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目的是为了书写方便、快速。始于秦代,普遍使用于汉魏。到了汉朝,经过加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字体。西安碑林博物馆陈列的东汉《曹全碑》,可谓是汉隶书中技法最为成熟的代表作之一。清万经评此碑:“秀美生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从碑刻内容看,“曹全碑”全称为《合阳令曹全碑》。刻于东汉中平二年(公元 185年)。明万历初年在合阳县(今陕西合阳)莘里村出土。碑刻记录了曹全的生平,尤其是担任“合阳令”时期的功绩,他对黄巾起义军实施了残酷的武装镇压。及其在位期间廉政爱民的崇高威望。使得合阳57名郡、县官吏在王毕、王历、秦尚等人的号召下,感恩戴德,同心合力在合阳故城(今合阳县城东20公里处伏六乡和阳村附近),为曹全竖起了这座不朽的丰碑。碑文内容为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斗争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君讳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也,其先盖周之胄,
武王秉乾之机,翦伐殷商,既定尔勋,福禄攸同,
钱籴米粟,赐癃盲,大女桃婓等,合七首药神明膏
合七首药神明膏,亲至离亭,部吏王皋、程横等,赋与有疾者,咸
蒙瘳悛,惠政之流,甚於置邮,百姓襁负,反者如云,

版权声明:
作者:Mr李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8383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