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人

当渴望无法在世界上表达,只能压抑下去,枯死在内在的时候,人的内在往往就会发展出负面功能的方式去满足需求,让负面行为模式重复。

·需要独处的需求没有被聆听,于是用熬夜去满足;

·需要被看见的需求没有被聆听,于是就用指责、抱怨去表达;

·需要连接自己的需求没有被聆听,抽烟就可以和自己待一会儿;

·无法感受到自己活生生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也许酗酒可以帮我做到;

......

---书籍《停止你的内在战争》

(一)

焦虑原因之一,在我看来,是因为内心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所以面对焦虑问题,一个是要去了解自己的内心,一个是要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及节奏。

某个晚上失眠睡不着的时候,我闭着眼睛观察着自己的思维,脑子里不断生起的思绪。

然后对自己说,何必如此焦虑?

失眠,对我而言是一种很常见的状态,我的性格天生容易紧张,只要近期工作压力大,或者生活临时出现什么变动,就容易出现失眠问题。

因此,容易失眠的人,睡前不适宜做容易让神经活跃的事情。

比如:使用电子设备、剧烈运动、吃得太饱、咖啡因食品(咖啡、茶)、情绪波动、脑力劳动...

(二)

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环境工作久了,一旦闲下来,就很不习惯,必须手头有点事做,否则就容易陷入一种焦虑状态。

为了缓解这种情况,我尝试在每一天的时间段,留有一定的时间给自己去投入生活,吃饭,锻炼,看书......

去感受生活,允许自己放空,在这个过程思考自己想要什么。

关于焦虑,《认知觉醒》一书中讲到:“焦虑的本质是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

有段时间,我没法耐心的看完一页书,没耐心看完一篇公众号文章,没耐心看完一段文字......

如果做一件事情,要保持耐心,我建议是先丢掉时间这个概念。

真正的高效,需要屏蔽掉周边的干扰,有时候时间也是干扰,它会让你没法完全投入一件事情,只会让你做一件事情,想着另一件事情。

不要用力过猛,不要等到身体发出疲劳的信号,又只能停下来。

在一天之中,一个人能做的事情很有限。

于是,我拉长做事时间的周期,简化自己的目标,你可以有很多事情想做,但一定要清楚优先级,在一个时间段里只做关键的事情就好了。

比如:如果你想赚钱,就把大多数时间投入在这上面,剩余的时间就是让自己好好休息放松,而不是既想赚钱,又希望有空闲的时间去娱乐。

不要用力过猛,不用行动上的勤奋弥补策略上的懒惰,事情越多,越要保持头脑清醒,看清楚事物本质,只做离目标近的事情。

(三)

单位时间,只能做单位时间的事情,如果追求数量,则会失去过程及结果的质量。

大多数人的时间,都贡献给了工作,很多人没有在工作当中找到意义.....所以,好不容易有了独处的时间,就希望把时间当双倍使用,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这属于时间焦虑,因为属于你的时间很少,所以你就会很想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加入很多事情,想看书,想运动,想看电影,想去户外游玩......

本质上这也是欲望,我想通过其它的事情获得一些不错的体验。

而真相是,很多美好就是幻象,如果对一件事情的体验和结果,抱着太大的期待着,结果容易导致很大的误差。

了解了这个真相,我好像就不用那么去在乎我能做多少事情了。而是把时间投入在我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上面。

因此,面对很多事情,还是需要有意识的筛选,某个时间段只做某件事,并且沉浸去做,保持耐心,会收获更多。

当觉得时间不够用时,我们能做的,一个还是要反思自己日常的时间是否规划合理,如果我们白天可以更高效完成工作,那么我们就可以在白天当中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四)

健康饮食、充足睡眠、规律运动、学习输入

即使在忙得不开交的生活里,也要要留有一点空间给自己放松一下。

允许自己内心有不好的情绪,允许失败,但不要把注意力停留在不好的结果上,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怎么做好上面;

每周要保持一定量的运动,特别是脑力患者,更要学会通过运动放松自己,缓解压力,身体的疲累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的促进睡眠。

“运动者深度睡眠时长平均增加40分钟,夜间觉醒次数减少50%”。

---《DEEPSEEK“保持运动的好处”》

尽可能不在晚上工作,因为自己睡眠差,所以晚间的时候,我会尽量减少让神经活跃的事情,而是多做一些调整放松自己的事情。

比如:下班后自己做饭,遛狗,与亲友聊天,听歌,看书...

另外吃一些简单清淡身体喜欢的食物,了解一些基础的养生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习惯,调整身体的状态,身体的状态恢复好了,人的节律才会恢复正常。

身体不适时,会通过各种症状体现出来。

比如:肝火旺时,脾气暴躁,眼睛干涩畏光,是身体提醒我们要少久视屏幕,同时吃一些去肝火的食物,多去户外走走。

胃火旺时,则是身体提醒近期饮食要清淡,别吃撑;

情绪低落,则可能是肝气郁结,有可能近期压力太大,要去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639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