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就是拆分信息

在结构思考力理解、重构、呈现三层模型中,理解是第一步,它是觉察已有思维并判断是否清晰的关键,将隐形思维显性化的重要因素。理解是结构思考力的基础,本质是拆分信息找结构。是一种遇到问题拆解问题、找底层结构的思维方式,也就是遇到信息拆信息,遇到问题找结构。

赵本山小品中“如何把大象装进冰箱”的问题,家喻户晓,儒妇皆知,对于揭晓的答案,大家哈哈一笑了之。第一步打开冰箱门,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第三步把冰箱门关上。其实,如果采用结构化思维方式,这个思考过程拆分完后会发现,第一步和第三步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唯一的难点就在第二步。如果继续拆解的话,就会展开分析:怎么装?是冰箱问题?是大象问题?还是装的方式方法的问题?然后继续拆解。最后把一个大问题拆解成多个特别小的点。当这些点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被解决后,整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结构思考力它强调的是,无论思考和表达都要做到先总后分、先框架后细节、先重要后次要、先结果后原因。通过对内容和事物的理解,清晰地找出信息的结构,并有效地概括出核心内容。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接收到一些杂乱无章信息的场景。面对这些无序浑沌的信息场景。也是先通过理解找出这些内容的结构,结论是什么、要点是什么、次要点是什么。

听一个演讲,如果演讲者所讲的结构非常清晰,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地表述观点,然后逐步证明这个观点,听众会很轻松。然而,如果演讲者的表述杂乱无章,听众就会比较痛苦。

人作为信息的传递者,其思维不结构化的人大有人在,他们的观点往往不明确、要点不清晰,接收者就会很痛苦。只有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识别关键点,理解核心内容并能够总结清楚,才能做到听清楚、说明白。

理解可分为三步:识别、判断、概括。 第一步:识别信息中的事实和观点,确定理由和结论。找出哪些是观点类信息、哪些是事实类信息,观点类信息中哪些是结论、哪些是支撑结论的理由,并将它们区分开。 第二步:判断结论和理由的对应关系,画出结构图。找出结论和理由的对应关系,并依据这些对应关系画出金字塔结构图。 第三步:一句话概括所有内容。接收信息除了在前两步做到能够听清楚,最后还要用一句话概括所有内容,做到说明白。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19738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