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学史家江晓原谈北京大风:古人的“占风”智慧不容忽视

微信公众号:中华书局1912

 

4月10日中央电视台发布大风预警,11—13日华北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的大风现象。古人怎么看待大风、大风与占卜有怎样的关系?著名学者、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博士江晓原教授在中华书局出版《通天:中国传统天学史》一书,全面系统地讲述了中国古代天学的历史,对此问题也有深入的探讨。本篇推送的内容,是江晓原教授应邀对即将到来的大风现象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大风这种现象引起了古人怎样的注意?在拙著《通天:中国传统天学史》涉及过一些问题。在我们古代,各种方术是有统领性的,天学就是各种方术的纲领,所以在天学里,当然就有星占。星占里面,就包括了一部分和风有关的占。为什么古人要占风呢?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这个问题。第一,古人的做法类似于钱学森说的“唯象科学”,就说古人观测到现象a先出现,后面往往跟随着现象b,所以古人就认为a是b的先兆。那么在你没有掌握a和b这两个事件进一步的发生机制之前,这样的“唯象科学”总比没有要好,它仍然让我们对自然界能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在这个层面上,很容易理解。第二,古人当然注意到了大风刮来之后会造成什么灾害。这个后面有没有更深的解释层次呢?在古人那里,他们搞神秘主义的做法,那就是所谓风角。风角是星占的一部分。

在我们古代留下来的星占学著作里,讲风角讲的最详细的是李淳风的《乙巳占》。拙著《通天》里也提到过,并且还分析过一小部分跟风角占有关的东西。过去,风经常和战争发生联系,很容易理解。因为军队作战肯定要扎营,通常选择一块平旷的土地,而这种地方最容易遭到大风,就会吹折旗杆、吹坏帐篷。这种现象本来都是自然现象,是吧?但如果你要从更带有唯心主义色彩的角度去认识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余地。

 

 

李淳风

风是什么?风归根结底是地球大气的流动。那么地球大气的流动有没有规律呢?理论上当然是有规律的。但人类到现在没有掌握。人类想尽办法都是用数学手段、用计算机手段搞个模型来模拟它,预测它。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完全掌握了它的机制。而且,风跟水有关系,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水,水的流动,海洋与洋流的流动,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我们觉得空气和水只在水的面上发生衔接,但是影响大气流动的因素,可以是在海底的洋流,我们肉眼是看不见的。觉得海底的洋流会引起天上的风的变化,这个其实已经有那么一点神秘主义的意思。因为归根到底,我们对地球大气的流动的规律,是没有完全掌握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有猜测的成分,有神秘主义的成分也是正常的。

 

也就是说,你没有什么理由觉得,你现在和古人之间,就拉开了一条明显的界限。其实并没有这样明显的界限,你虽然觉得李淳风在他的《风角占》那一卷里讲的东西,很多是不可信的,是神秘主义的,但是你不要以为你所掌握的现代科学能够让你跟李淳风完全划清界限,因为我们也仍然有很多东西是不知道的。站在这个角度来理解,对于认识大风这个现象,就会更全面一点。

那么面对大风,古人有什么措施?在这方面,我觉得可能我们现在比古人会稍微好一点。

 

[南宋] 李迪《风雨牧归图》

考虑到古人没有很高的建筑,他们所说的“百尺楼”只相当于现在的几层楼。他们并没有更高层的建筑,然后比如说军队扎营在一块平旷之地上,大风要来了,军队肯定是用帐篷之类东西,你只能比如说把帐篷加固一下,把门窗关紧,那也就只能这样了。

现在呢,我们有更高的楼层,虽然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变化,但是让这个事情的程度上变严重。因为从地表往上算,在离地球表面不同的高度上大气流动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古人说“高台多悲风”,那是说他们已经意识到更高的地方空气流动更为剧烈一些,风更大。那么事实上,现在那种上百层的高楼,遭遇的风是非常大的,在这方面现代科学稍微有一些作用。比方说当大风到来的时候,我们最好是把门窗都关起来,而不要让某一扇窗开着。否则的话,风灌进来产生的破坏力非常大,很多风灾发生的时候,风一旦吹破了一扇窗,就会穿过这个房间,然后就一片浩劫,对面的窗也都会被摧毁。而如果你把它全部都尽可能地关起来,那么危害会比较小一点。要是它没吹破你的窗,那你就没事。

古人的窗户上面,很多情况下并不是玻璃,糊的是纸。风大的时候,纸肯定全部破掉。但是纸破了以后,木头的窗格,倒也不一定坏掉。因为一旦风穿过去了以后,窗本身受的压力就小了,只不过它的纸到风过了以后,又得重新去糊了。就跟我们这里玻璃碎了重新去装,情况是类似的。

 

 

链接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409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