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条狗
郑重声明:本文系振委会推文,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公众号,ID:新蔡文学,文责自负。
李娟的《我家过去年代的一只猫》就像一缕轻风,不经意间拂过我的心田,唤醒了深藏心底的记忆。在这篇文章里,李娟写道她的外公是个赌性深重的老人,家中物件能卖则卖,连外婆的磬也不放过,大黄猫也多次被卖,却又奇迹般地一次次跑回家。顺着大黄猫如此执着归家的这条线,那些年我家那条狗缓缓走到我面前。
那年春天,我弟的同学送给他一只刚满月的小狗崽,我弟对这只小狗爱不释手。除了上学以外的时间,几乎与它形影不离。小狗很可爱,我们一放学回家,它就欢快地跑过来,扑在我们的脚下,蹭着我们的裤腿,还用它黝黑的大眼睛盯着我们,好像很多话要说。吃饭时,它总是围着我们打转,尾巴摇得像拨浪鼓。
时间飞逝,小狗从当初的小团子变成了威风凛凛的大狗,也成了我们家不可缺少的一份子。我妈说那些年我爸在外地打工,我又外出求学,我弟下学后也外出打工,家里就剩下了她一个人,孤独寂寞时,多亏有它陪伴。想想也是,我不止一次听我妈说,每次她骑着脚蹬三轮车去田里干活时,狗狗总是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风雨无阻。当然有时它会调调皮,撒开腿往前跑,很快就超越了我妈,之后它就停下来坐在我妈必经的路口等她。等我妈过去后,它又一次往前跑,就像跟我妈玩游戏一样。一人、一车、一狗,在乡间小路上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到田里之后,我妈拿出劳动工具干活,狗要么趴在三轮车下,偶尔抬头望向我妈,好像在告诉她:“有我在,你放心,没人敢动咱的三轮车!”要么一会儿跑到她身边,一会儿跑去看车子,若是车子那里有点儿风吹草动,它的毛就竖起来了,疯狂地叫着,生怕有人对我妈的破三轮不利。
再后来,它从大狗,变成老狗了,始终如一地守护着这个家。我结婚后,每次回娘家,刚走到路口,它就从屋里冲出来了,围着我转圈,嘴里呜呜叫着,仿佛在说:“你回来了,真好啊!”
我弟和弟妹都在广东上班,我爸妈也要去广东照顾我小侄女,家里的一切都好安排,唯有老狗不知道如何安置。他们第一次去广东时,老狗被拴在院子里,每天的饭食就靠我婶倒过去的剩饭菜。偶尔我回去,它见到我,上蹿下跳的,恨不得一下子挣脱锁链,冲到我怀里,可惜作为准妈妈,我不敢,也不能与它太亲近,只能看着它失落的目光和越渐老去的样子。
年底我弟带着我爸妈他们从广东回来,老狗见到他们,那高兴劲儿,难以用语言描述。可惜,过完年我爸妈又要和我弟他们去广东了,他们不好意思再次麻烦我婶每天去我家喂狗了,于是我爸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老狗放生。
放生老狗的那天早上,天还黑蒙蒙的。我妈抚摸着老狗的头,泪眼婆娑,好像在叮嘱它要照顾好自己。老狗似乎也预感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与不安。可是我爸还是趁它不注意,用一个黑色的袋子套住它,然后用绳子扎住袋子口,把它放在电瓶车上,带着它消失在黑暗中。不知道过了多久,我爸回来了,身上带着一股寒气。他说把老狗送了一二十里外的街上了,估计它跑不回来了。据我爸说本来想把它放出来了再走,但又害怕它会跟着回来,直接扔在地上就走,又害怕它一直蒙在袋子里出不来出了意外。思来想去,他还是把袋子口松了,然后赶紧藏在旁边的房子后面看着老狗。直到看到老狗从袋子里钻出来,东跑跑,西瞧瞧,最后还是往别的方向追去了。我爸说他是既放心,又不放心。听到这里,我们都没有说话。
说实话,我个人不太喜欢养狗,每次带着孩子到公园溜达,看着那些冲小孩子叫的狗,无论多么名贵,我都喜欢不起来,反而觉得有些害怕。然而直到现在我还是时不时想起老狗,想起它曾经陪伴我们的日子。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6544.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