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村庄,神往的家园|《一个人的村庄》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书香澜梦130期“静”主题文活动。

有一阵叫刘二的风,在大漠深处一个普通的村庄静静地盘桓了三十多年,终因某次机缘巧合吹进了都市人荒凉的心,那座灰头土脑的村庄也顿时成为所有上班族的灵魂栖息之所,宁静而丰沛。

刘亮程老师过着奢侈人生。在地球人都觉得时间不够用的时候,他用居然用整个夏天琢磨一个人、观察一匹马、戏弄一群蚂蚁!

他的《家园荒芜》是一篇让人回味无穷的文章,里面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宁可让土地荒芜十年,也不愿让我心爱的妻子荒睡一晚。人无法忍受人的荒芜,虽然人一生去追求的可能只是虚名,对这个世界来说,我们如蜗牛一般小,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快乐和忧愁,我们是我们身边的人最真实立体的存在,最真实可靠的依赖。。

我是从江南山村到新疆戈壁,二十多年后就成了新疆人。关于新疆的歌舞,关于新疆的人,还有新疆的书,都分外亲。离开新疆多年再读刘亮程老师和李娟的书,对新疆这片土地有了更多的爱念。

有人说《一个人的村庄》不仅为读者描绘了一幅西北乡村的绝美画卷,更通过对生命、自然、故乡的深刻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精神之旅,启发我们重新审视脚下这片土地以及与万物的关系。

就是这样平凡人的普通生活,还有风声的呼唤,尘土飞扬,或者树根,红柳与榆树……却触及灵魂,让人回想起曾经的年少时光或故土那一片胡杨林。《一个人的村庄》的新疆火炉,还是我和我母亲的高邮咸蛋,一旦入了内心,大抵都是一样的。

慢慢的走来,慢慢走进,静静的回响。

新疆广博的土地,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还有那地窝子和小院子,一群蚂蚁,风吹过的房屋,炊烟生动鲜活。

刘亮程老师文章朴实,对村庄爱的深沉。让我想起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个人的村庄》他对一切乡土的东西毫无保留地赞颂,所有的鸡鸭猫狗、驴马牛牲、草木鱼虫、风土山水,都被他赋予诗情画意般的臆想的升华。这种不计客观的近乎沉湎的偏激的爱,令我固执地近乎沉湎地偏激地接受。

其实一直到今天,我都不能理解,何以如此质朴的文字,竟能令我如此心弛神往,及至念念不忘,看了还想看。

其实农村的生活不可能如此浪漫,一望无垠的大漠或者风起云涌沙尘风暴给过往人们新鲜的视觉冲击,还是清新脱俗的老榆树给人神一般的指点。只有刘亮程老师能从平常中体会浪漫、提炼灵感。

那些貌似看破红尘、不屑感动的人实际是在逃避,抑或故作麻木不仁。我要感谢刘亮程的“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酸”,我们精神世界的酸碱度才能完美平衡,活出新鲜的样子。

夜深人静的时候,每每细想于此便徒生感慨。刘亮程被称为乡村哲学家,这是当之无愧的,因为他在乡村透彻得感悟人生和生命。文学最终都要回归于人。

《一个人的村庄》里写到的那么多物品和小生命大多是对人和人生的隐喻。  作者在《冯四》那一篇里说:”我们太弱小,所以才想干出些大事业来抵挡岁月。一年年种庄稼,耕地,难道真是饥饿吗?“又说:”我们正在和冥冥中的一种势力较着劲。“

每每想起,让我深爱第二故乡鄯善的人村庄,也开始好想好想我的第一故乡,买一处小房子,或一块地,无处安放的心灵也有梦中的黄沙梁,那个地方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她就是庆贺寺。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7841.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