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三月,我写了什么?

前阵子说日更艰难,尤其到了周末两天,作为一个交易者来说,这两天没有开盘,于是很容易就从工作状态中脱离出来,进入到一种非工作状态,本来一直崩着的神经就会无比松驰,这一松驰之后,要重新绷紧是需要做自我调节的,所以写日更倒也不是难到无法做到,反倒是周末两天,相对会比较慵懒。那时候六斤大人倒是发话了,既然这样,不必太勉强自己,直接就做工作日更其实也可以,我其实挺想听她的,想着什么时候真的懒到不想写了,就用这个借口休息一个周末,但是因为还在坚持,所以最终没有用上这个豁免权。
不过我还是有偷懒的。每个月的月初或者月底,我会发一篇叫目录的更新,这一篇,其实就颇为偷懒了,我甚至连每月的小结都没有写,东拉西扯几句,再把目录的链接放上去,然后就作为一天的更新了,就像我现在做的这样。
之前我不会用目录独占一篇,会写一篇小结之后,把目录放在后边,虽然是单独一篇,它是它不占当天日更的名额,前两个月,甚至还有两篇备稿在后面等着发,所以更无所谓非要它来支撑日更,今天,我在想偷懒,所以会让它来做今天的日更。
但也不能水到太水,如果不占日更名额的话无所谓,因为当天是有产出的,但是如果用它作为今天的日更的话,应该多少带点干料吧。想了想,作为一篇对上个月全月目录的点评吧,或者作为一个目录索引,每一个题目,按我记得的写上一两句,并且看能否将这个目录作为以后每月的惯例一篇。
《三月初一:日更两月打卡》,这篇跟我昨天的那篇《三月纪》差不多类型,属于月初或者月底的小结,不过因为这篇写的时间是月初,所以它小结的是正月和二月,《三月纪》小结的是三月。
《四小龟孙》,养了四只小龟,给羲小姐和彧少爷的生日礼物,所以虽然似乎大部分换水和投喂都是我在弄,但是毕竟是他俩的龟儿子,所以算起来,只能算是我的龟孙儿,辈分不能乱。
《忽似一夜冬又来》和《一夜入夏》是入夏之初的气温骤降和骤升,《冬又来》那天是气温突然暴降了十几摄氏度,瑟瑟发抖;《入夏》那时则是气温缓步推升,几天推升了十来度。这似乎是大澄海国每年都有的惯例天气吧,潮汕平原上的气温虽然也不会很极端,但是像这种一阵冷空气或者热气团一来就来个冬夏互换倒似是年年皆有。
《《成住坏空看红楼梦》:梦中自有解梦人》是听完了叶思芬老师的红学讲座后写的读后感,我其实挺喜欢叶师的讲解,就算网上许多人总说她的讲解太浅,但是我听着似乎刚好,可能,因为我对红学或者金学的见解更浅,所以他们说只适入门,那不挺好。叶师的风格轻松亲和,并且也言之有物,所以听着叶师讲课,倒真是颇为舒服。不过这次的课程感觉不如她的《叶思芬说金瓶梅》,我听完了课又去拜读了文本,十分受益,红楼这个课程,感觉没有讲金瓶梅那个课程讲得那么细。
《玩物篇之猴头》和《玩物篇之菩提根》写的是玩文玩的过程和历程,本来倒是有计划将手上的几个品种的文玩都写一写,不过不知道玩那许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够不够支撑起我写这样一个系列,这个不强求,写到哪算哪。
写剧集的这个月写得有点多:《《黄雀》:末代窃盗江湖的最后余光》、《老友不老》、《《乌云之上》:若无期盼仍可一看若有期盼则必然失望》、《《棋士》:如果只有一个故事,那就很美》、《《棋士》:若只八集可封神剧》、《黑镜(Black Mirror)》系列四篇《黑镜之国歌》(Black Mirror: The National Anthem):黑镜不黑亦能映照人性、《黑镜之一千五百万的价值》(Black Mirror: Fifth Million Merits):不要挑战人性的弱点、《黑镜之你的全部历史》(Black Mirror: The Entire History Of You):能够遗忘是挺幸福的事和《黑镜之回归正轨》(Black Mirror: Be Right Back):AI伪生人能否代替亡者,《《苦尽柑来遇见你》:超级泪弹来袭》、《《无忧渡》:被自媒体忽悠瘸了》和《《无忧渡》:蛇蝎心肠敌不过人心歹毒》两篇,总计十二篇,当年专职影剧评似乎都没有这么高产,反而现在写这些,颇为轻松。后面日更计划,影视类型的文章我想着尽可能调低其比例,但是有时候不知道写什么,写写影视剧倒是不需要太费劲去思索,这其实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偷懒方式。
《清明节忆南海十三郞》本来是想着要写张国荣的,但是依旧不忍下笔,听着张国荣的《客途秋恨》又想起了粤曲和南音,一时又想写粤曲南音,但是以我的积累似乎写不动,于是又想起了十三郎,于是最终就写了这篇,大概算是一篇《南海十三郎》的非典型影评吧,甚至可能跟电影都无甚关系。
《读书田》是因为羲奶奶和羲妈妈说如果羲小姐中考成绩好的话,经奖励她什么东西,于是从这个点想起,往外延伸,想到了小时候爷爷曾经讲过祖辈读书分书田的旧事,由此延伸到古时传统的书田制度,倒也颇为感概——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此种言传身教,从来不是一句空谈。
《合璧阅读是一个假命题》是刘心武老师的讲座《红楼梦金瓶梅合璧阅读》的听后感,记得早年听他讲红楼倒是很新颖,但是像这个新课程,我听得十分别扭,不合璧其实更好,不必如此勉强地将之硬合到一处。分开读,分开讲,分开解,都是好书;如此勉强地将之合璧,实则显得十分不适,好多的合璧,简直是鬼扯。纵然英武如刘心武,我依旧也是无力折服。
《今天若不聊股市似乎显得不太合群了》是因为建国同学的对等关税一事,全球所有市场一致闪崩的当天,因为那天写复盘笔记写得太多,以至于当天感觉无力再多写一篇了,这是整三个月里唯一一篇将复盘笔记当成日更文章的一天,不算偷懒,是当天的感受全在资本市场上,无力再顾及其它。对等关税的余毒至今未清,唉,这事不知道还要折腾多久,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吧。
《日记》写写日记的历史和回忆。《于无声处听惊雷》是我已经放下过好多年的诗歌或者散文诗的再尝试,我怀念早年写诗的感觉,因为这一篇当时是听到关于阿二的一些坏消息,所以倒是写得激情饱满。《永远不要太过相信自己的勤奋》记了一天的流水账,流水账的意义也许在于,它其实也是有意义的。《黑镜》系列写完了第一季,第二季写了第一集,后面如果找不到灵感写字,我应该会写下去,看看什么时候能把它写完,同类的计划还有《爱死机》系列。
《关于碳水的迷思》写的是与碳水作战并且屡战屡败的过程,作为一个易胖体质的人,如何战胜肥胖,似乎是一辈子都不能松懈的议题,唉,且行且努力吧。
《铁观音为何叫铁观音》是彧少爷给我的提出的问题并且由这个问题带给我的思考——我发现,我已经失去了提问的能力,这意味着我似乎也在渐渐失去了学习的能力,有鉴于此,我其实挺羡慕彧少爷那种天马行空的问题,纵然很多时候,我觉得他的问题其实挺讨厌的。
《文化路16号少年足球队》是初中的同学小聚,之后写的一篇关于初中时代的回忆,或者不那么正经的回忆。回想读初中的年代,至今竟已经三十余年,可怕,我们都老了,然后开始忆当年。
转眼间,已入孟夏,这个月,我其实不知道我会写什么,也不知道是不是还能继续坚持下去。且行,且珍惜吧。如果能有更多思考,也许,我会降低更多影视类的文章。
以上;2025-04-28 11:54:27;乙巳蛇年庚辰四月丁卯初一。
头图由Leonardo Phoenix 1.0大模型生成。PROMPT :Pokemon-style Create a hauntingly expressive ink and coal drawing that conveys raw emotion through bold, gestural strokes and delicate, whispery textures, with deep, rich blacks and subtle, velvety grays that seem to reverberate with the subject's inner turmoil, evoking a sense of visceral empathy in the viewer, as if the emotions themselves have been distilled onto the page in a fleeting, yet eternal, moment of vulnerability, with every line, smudge, and scratch telling a story of pain, longing, or triumph.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