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郑百从
在一次书画圈友人的雅集中,有幸结识了青年书法家郑百从先生。谈及书法研习之道,其话语间流露的质朴品格与艺术洞见令人印象深刻。

郑百从书法
郑百从,字容之,别署坐忘斋,师从丁彦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菏泽书协理事,巨野县书协副主席。

郑百从书法
百从于诸体皆深研不辍,尤以隶楷双绝见称。其隶书取法《张迁》《礼器》之精髓,行笔如铸鼎镌金,起收间暗藏篆籀遗韵。结字或取横势如雁阵排云,或纵势若孤峰擎天,在严谨法度中暗含机变,将汉隶的庙堂之气与简牍的野逸之趣熔铸成独特的艺术语言。楷书则入欧体之峻整,融晋唐之秀润,点画间既有《九成宫》的森严法相,又透出《灵飞经》的飘逸仙姿,展现出"入古不泥古"的创造智慧。

郑百从书法
观其创作历程,恰似一部"以书证道"的精神史诗。作为专业书法教育者,他将技法传承与人格塑造相统一,教学中强调"笔正则心正"的书写伦理。这种艺术理念投射在作品中,形成"朴茂中含清刚,谨严中见性灵"的独特气质。正如其自述"不过是专业书法老师",谦辞背后实则是数十年临池不辍的苦功——从敦煌残纸到明清墨迹,从碑版铭文到文人手札,皆化作滋养其艺术生命的源头活水。

郑百从书法

郑百从书法
在当下书坛追求形式奇崛的风气中,郑百从始终坚守"书为心画"的本质。其作品参展获奖虽多,却始终保持着"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定力。这种艺术态度恰如汉代蔡邕所言"书者,散也",他以笔墨为媒介,在提按顿挫间构筑起连通古今的精神桥梁,让书法回归"技道双修"的本来面目。当我们凝视其字里行间流淌的笔墨韵律,不仅能触摸到商周鼎彝的金石质感,更能感受到当代文人"与古为新"的文化自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