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这些事儿

知识点:心理咨询 求助者  咨询目标

联想:解决问题—消灭问题—接受问题

      权力-权利 绝对正确-真理-适用范围-相对正确

      承受-接受-接纳

感想:

上学是学生前往学校接受教育或参加学习的活动。

原始社会时,没有学校,那时的学习是长辈的口传身受。直到夏商周开始出现“校”“序”“庠”等教育场所。

孔子创办的私学打破西周的“学在官府“局面,使得教育不再是贵族的特权,平民也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宋朝重文轻武,扩大科举考试的名额、提高文官待遇,教育成为读书人登堂入室的工具。

工业革命对工人的文化素质要求提高,初等教育开始普及,改变了以往贵族、精英教育模式。工业革命对大量工人的需要,使得教育开始强调效率和标准化练习,班级授课制得到发展。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立,是班级授课制在我国的初步尝试。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1986年我国通过《义务教育法》,上学成为孩子的基本权利和需要履行的义务。

AI时代对教育和学生成长提出挑战:学习已经不是学生寻求生存的手段,而是发展个性、进行社会化的必要方式。学生希望自己的个性需求能被关注,被满足。这些是工业革命时代的班级授课制难以做到的。

AI时代下的班级授课制,该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成长呢?

咨询师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最重要的是面向大众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其次是亡羊补牢的心理咨询。

版权声明:
作者:siwei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879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