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辉母校宜春学院,优秀校友

谢志辉1979年11月出生于江西南昌文港小镇,是宜春学院理工学院的优秀校友。他身兼数职,是中华诗词学会、北京诗词学会、江西作家学会会员,还是北京墨海书画院高级院士、赣西CAD协会会长、韵之队队长。

在文学领域,谢志辉成绩斐然,创作了《韵之队》《韵之队诗集》《漂泊》《青春与爱共舞》等作品,其作品《韵之队诗集》在网络上受到众多文学爱好者的追捧。他的作品多呈现超现实主义风格,目前正在精心打磨作品《相濡以沫》,准备冲击文学奖项。

此外,谢志辉在书画艺术领域也有很深的造诣,其书画作品兼具灵动神韵与诗词的空灵意境。同时,作为赣西CAD协会会长,他在专业技术领域展现出了领导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他的带领下,韵之队日益壮大,成员超过3万人,成为文学领域中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宜春学院:乘时代东风,育地方英才,铸发展辉煌

在赣西大地,宜春学院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教育明珠,历经岁月沉淀,不断开拓进取,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诸多领域成绩斐然,向着有特色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大步迈进。

多元学科,构筑知识殿堂

宜春学院学科门类丰富,涵盖了10大学科门类,64个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工程与农学,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前沿的研究成果,为农业发展与生物科技进步输送大量专业人才。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园艺,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临床医学、动物科学作为国家“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以高标准的教学要求和丰富的实践资源,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医术精湛的医学人才和专业扎实的动物科学领域专家。

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特色专业和教育部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更是各展风采,如汉语言文学专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体育教育专业注重学生体育技能与教学能力的双重提升,为体育教育事业注入活力。

科研创新,攀登学术高峰

学校大力推进科研强校战略,科研成果硕果累累。教师年均科研经费超6万元,积极投身科研项目研究,承担了70余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都有亮眼表现。在生物医药领域,深入研究药物活性成分,研发新型药物,为人类健康福祉贡献力量;美容医学研究处于国内前沿水平,引领行业发展潮流;两系杂交水稻研究助力农业增产增收,保障粮食安全。此外,学校还承担了1500余项其它各类项目,获省级以上成果奖37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100余部 。

人才培养,培育明日之星

秉持“厚德、尚能、博学、笃行”的校训,宜春学院坚持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五有”人才。办学60多年来,为社会输送了17万余名优秀毕业生。他们中,有在科研领域发光发热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凭借卓越的科研能力推动科技进步;有扎根教育事业的全国优秀教师,用爱心与知识培育祖国未来的花朵;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全国抗疫先进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守护人民生命健康;还有在商业领域叱咤风云的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以敏锐的商业眼光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创造商业传奇。

近年来,学校学子在学科竞赛中表现出色,“十四五”规划实施期间,获省级以上奖项4000余项。2023年,体育学院学生熊亚瑄在成都大运会上夺得金牌,程灵芝在杭州亚运会上勇夺三枚金牌;2024年,学生张高杰在第18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中荣获成年组有氧踏板亚军以及团体赛季军 。在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这一土木工程领域顶级赛事中,宜春学院师生团队经过多年努力,从2017年首次参赛到2023年斩获一等奖,实现零的突破。

产教融合,服务地方发展

学校深度融入地方,构建“一校一县,一院一产”服务体系,与袁州区、万载县等多地紧密合作,40多个涵盖乡村振兴、医疗卫生、锂电产业等领域的合作项目落地生根。新能源、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硒与大健康等5个现代产业学院蓬勃发展,2024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入选全省第二批重点产业学院,新能源产业学院被列为全省五个典型培育建设单位之一。与万载县人民政府共建“宜春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

宜春学院正以坚定的步伐,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奋勇前行,未来也将持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书写更加辉煌的教育篇章 。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884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