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减负 得轻装上阵
形式主义是基层工作的一大顽疾,不仅消耗了大量行政资源,更严重影响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近年来,中央三令五申要求为基层减负,但形式主义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反弹回潮现象。整治形式主义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才能真正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民服务中去。
基层乡镇作为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承担着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然而,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会议多、文件多、报表多、检查多等形式主义问题。有的乡镇干部反映,一天要参加三四个会议,填写五六份报表,迎接七八次检查,真正深入群众的时间所剩无几。这种"文山会海"现象不仅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更严重影响了政策落实的实效。整治形式主义必须从这些具体问题入手,切实为基层干部减负松绑。
会议过多过滥是基层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有的会议层层传达、重复召开,内容大同小异;有的会议时间冗长、效率低下,占用了大量工作时间;有的会议为开会而开会,缺乏实质性内容。要大力精简会议,能不开的坚决不开,能合并的坚决合并,能开短会的绝不开长会。同时要创新会议形式,充分利用视频会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减少基层干部往返奔波之苦。
报表材料过多过频也是基层的一大负担。有的部门要求基层填报的表格五花八门、内容重复;有的数据要求"日报""周报",甚至"一日多报";有的材料要求"图文并茂""美篇美照",基层干部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做材料"。要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共用;要科学设置报表频次,避免重复填报;要简化材料要求,杜绝"材料秀"现象。
检查考核过多过频同样困扰着基层。有的检查考核流于形式,只看台账、不听民声;有的考核指标脱离实际,基层疲于应付;有的部门各自为政,轮番检查让基层应接不暇。要整合检查考核事项,避免多头检查、重复考核;要改进考核方式,注重实际成效和群众评价;要建立长效机制,防止"一阵风"式整改。
整治形式主义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从基层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抓起。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回潮。上级机关要带头转变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要畅通监督渠道,让基层干部和群众能够及时反映问题。
为基层减负不是降低工作标准,而是要让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人民群众上。只有真正破除形式主义顽疾,才能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我们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893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