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与自然(一)

这几年因为学习芳香疗法,接触到许多嗅觉改善大脑认知和记忆的案例。自己也一直很关注脑科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可能是大数据的强大力量,在推送给我的信息中也有很多关于大脑的书籍。最近开始读这本《大脑与自然——为什么我们需要世界之美》。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神经科学家,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研究员米歇尔·黎文权先生。他在生物医学成像实验室工作,著有《头脑的力量》《改善大脑》《大脑与宁静》等作品。在这本书里,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亲近大自然对身心健康的益处。探头了五感实验以及不同环境下感官的作用机制。让人们了解世界带给我们美是如此可贵。

当我们出门旅行的时候,总能感受到在山林里漫步时的轻松,在海边嬉戏时的愉悦,寂静的夜晚凝望星空时的宁静美好。相较于平时大部分时间需要面对手机或大脑屏幕,虽然可以一直身处恒温环境,但是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人们再也无法感觉到鲜活的生机。特别是这几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与周遭隔绝,那段仿佛停滞的时光给人们的内心笼罩上了忧虑的阴影。过度防护让人们的表情和微笑被遮挡,一定的社交距离也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安全感。能在大自然的环境下晒晒太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是一种很奢侈的享受。2020年春季,法国环保媒体呼吁保障民众接触自然的渠道,就是为了让人们在面对压力时能够更快地调整,恢复活力。

研究表明一些有花园或者一小块花圃房子的居民在面对困难时期的不确定感和不安感更小。不过因为人类活动减少,城市里的一些地方反而听到了更多婉转的鸟鸣。有些野生动物甚至出现在附近居民的院子里。当人们看到这些生态环境的改变后也开始越来越多的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大部分时候自然是为我们充电和补充能量的加油站。相信每个人都会在落日,星空或者美好的山谷里感到过舒适和幸福。事实上大自然的确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尤其是在森林中,那些树木可以消除人类大部分的烦恼。

当年梭罗就在《瓦尔登湖》边与世隔绝的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零两天,对他而言那是像天堂一样的黄金时代。工业革命后人类的生存环境从绿色空间转到了灰质空间。嘈杂和刺激环境带来的压力让很多人怀揣着对自然和绿色的渴望去大自然隐居,希望能够找到安静的栖息地。然而随着环境与生态的日益恶化,能够提供这样尝试的环境越来越稀缺。城市居民开始通过有机食材与大自然建立更多链接,各种以自然疗法吸引眼球的护理服务也非常受人欢迎。然而当人们置身于森林,与观赏树木的效果并不能同日而语。那些真正身处自然的树木,临时的居住小屋可能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安宁感。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9006.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