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塔山东谷湖

象山半岛,宁波人和大海最亲密的地方,海滩涂岸悠长绵延,渔海景色俯拾皆是,可境内却鲜有名川大湖。位于丹城东首,梅溪塔山西麓,北倚同家山脉的东谷湖,尽管没有东钱湖那样的烟波浩渺,也不失江南湖泊的婉约秀美。湖岸青葱环绕,沿湖亭阁雅致,塔影倒映湖心,在海阔天空中的象山人心中却有着别样的存在。

东谷湖,湖水碧绿,色泽如绸,湖岸青山茂密如绿色巨龙绕湖盘踞,在空中鸟瞰,犹如浑黄色滩涂中的一方碧玉,亮色如镜。人在湖边走,呼吸到的依然是略带咸味的太平洋季风,看到的依然是四季变迁的海鸟掠过,淋到的依然是穿越东海岸的梅季细雨;人在湖边游,看到的是青山湖水的山水依恋,感受的却是大海潮涌的交响回旋,这就是东谷湖与众不同的难忘之处。 

走进东谷湖,映入眼帘的是葱郁的竹林,竹子高大挺拔,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渔民海归时的欢声笑语;绕过竹林,便是依湖飘扬的苍翠绿柳,缓缓伸入远山深处,鳞次栉比的山水竹木,都是渔村姑娘的心中期盼;亭台水榭造型各异,石栏桥横跨湖面,雕刻精美,古朴韵致,正是江南湖景在海派文化中独特的展现。

东谷湖,曾经只是潺潺流淌的蜿蜒山溪,千百年来滋养着周边的农田,对于缺地少田的海边人家来说,广袤的稻田四季变换,远比餐餐海鱼来得更加珍贵。后来,为了灌溉和防洪修建水库,才有了如今的风度;现在,改造成市民休闲风景区,修建亭台水榭、栈道,种植花草树木,渐渐成了象山市民日常休闲、散步锻炼、欣赏风景的不二之地。

塔山文化遗址才是东谷湖真正的文化瑰宝,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是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珍贵地,遗址中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等文物,反映了象山半岛悠久的人居历史,也体现了当地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结构和文化艺术水平,了解到数千年前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进行农业生产、制作工具、烧制陶器的生活延续和精神追求。

象山半岛地处天台山余脉,据说塔山是古代仙人的居所,在此留下好多神秘的印记,可见道家文化在象山半岛有着深厚的传承。塔山上所建的文峰塔,可追溯到古代,为弘扬当地的文化教育,激励学子勤奋学习,文人墨客和乡绅们发起建造而成,“文峰”代表文化、学识和才华,期望带来文运昌盛,培养更多有学识、有才华的人才。文峰塔是象山文化的标志之一,见证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吸引来众多游客的观光旅游,早就成了东谷湖重要的景点,时时都在向人们展示象山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周边居民总会

在黎明时,来湖边空地打太极拳,也有不少附近居民和游客在此悠闲散步,独享清晨的宁静,与同伴轻声交谈,洋溢惬意的笑容;广场上的阿姨们伴随音乐翩翩起舞,时不时和跑步锻炼经过的年轻人讲几句海派笑话,惹得孩子们脸红嬉笑,东谷湖到处都飘扬着生机与活力。

春节期间举办灯会,湖边挂满红灯笼,五彩斑斓的灯光映照在湖面上,如梦如幻;端午节的龙舟比赛,选手们奋力划桨龙舟如箭,特有的海派呼喊融合岸边观众的助威呐喊,气氛尤其热烈;人们中秋节在湖边赏月、放孔明灯,寄托着渔家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东谷湖,一年四季都在展示着象山人意想不到的创意,也成了外地游客前来凑热闹的欢乐海洋。

东谷湖,象山的城市标志和文化象征,见证着海派文化的历史变迁,承载着渔家居民的情感记忆。塔山文化遗址、文峰塔与东谷湖相互交融,独特的东谷湖海派文化,在游人和村民互动中渐次蔓延。东谷湖,在咸多淡少的象山半岛就这样,以自己独有的魅力,裹挟着海风,连接过去和未来。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9100.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