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劳模精神培育地瓜式干部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劳模精神犹如不灭的火炬,既照亮基层治理的奋进路,又孕育新时代基层干部的成长密码。基层干部作为党群关系的“毛细血管”,肩负推动基层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使命,需以劳模精神为养分深扎为民初心之根,舒展创新治理之藤,锻造攻坚克难之骨,培育出堪当复兴大任的“地瓜式”干部,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深扎劳模精神之根,锚定“向下生长的初心坐标。地瓜的藤蔓向四方延伸、沐浴阳光,但地瓜的块茎始终扎根土壤,结出累累硕果,恰如基层干部“枝叶向上、根系向下”的成长轨迹。“小巷总理”邵雪松二十年如一日深耕社区,专注社区治理创新,用心倾听居民的诉求,真心解决民生难题,从普通社区工作者蜕变为群众口中的“暖心书记”。基层干部当以劳模精神为养分,深扎“信仰之根”,用“向下生长”的定力抵御“向上漂浮”的诱惑,用“庭院议事”解码民生诉求,把群众呼声作为“生长坐标”劳模精神的本质。当以“泥土气”涵养“公仆心”,秉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实干担当精神,用“脚板底”丈量“民情图”,从群众诉求中找到工作方向,才能在乡村振兴、环境整治中厚植“脚沾泥土、心贴群众”的公仆本色。

舒展创新治理之藤,开拓基层发展新空间。地瓜藤蔓总是不知疲倦地向四方伸展,在缝隙中探寻阳光,于贫瘠处扎根新土。袁球俊凭借永不止步的“拓荒姿态”,从一个普通电力工人,一路“拼”成行业内人人称赞的“能源服务专家”。基层干部要突破“思维篱笆”,跳出“等靠要”的惯性思维,以“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魄力,将“土特产”“基层治理”与电商直播等新业态深度融合,让本土资源嫁接现代商业模式,使“小特产”成长为乡村振兴的“金招牌”。要敢于放下身段、迈开步子、真抓实干,学藤蔓钻缝隙的巧劲,不被世俗眼光所束缚,将“办公桌”搬到田间地头、楼栋间,在与群众朝夕相处中发现问题,在走街串巷的实地走访中谋划思路和方法,变“吹哨派单”为主动问需,以“新办法”破解“老难题”,为基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锻造攻坚克难之骨,淬炼坚韧不拔奋斗之志地瓜在生长的过程中既要抵御土壤板结、气候干旱等外部压力,藤蔓依然向外延伸,块茎依旧向下生长。恰似基层工作者面对群众诉求时的双重维度——既要深入泥土般扎根基层,又要保持向上生长的突破姿态。全国劳模李影用20年践行“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从普通环卫工成长为城市环境的“美容师”。基层干部当以李影为榜样,学习劳模坚韧不拔的精神。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秉持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顽强毅力,绝不退缩、绝不放弃,勇往直前,攻坚克难。基层治理绝非坦途,时常会遇到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基层干部要耐得住“泥土里的寂寞”,调整好心态,主动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声音,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直面群众“急难愁盼”。

版权声明:
作者:玉兰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0957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