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演义213:贾母改戏只为木石缘,寻梦下书新编儿女情
红楼梦演义213:贾母改戏只为木石缘,寻梦下书新编儿女情
且说贾母掰谎直斥薛家来贾家图谋金玉姻缘是贼情,王熙凤见缝插针将话题引开,才放过了才刚林黛玉喂酒所引出的一段故事。
那薛姨妈别看自家不守礼,竟还提醒王熙凤注意影响,别被人笑话。
结果引出王熙凤从小在贾府长大,与贾珍亲如兄妹的过往,便不提了。

(本文是基于《红楼梦》而创作的演义故事,内容多是原创,若介意请审慎观看)
贾母这边因天晚了,便将众人都挪去暖阁中,逐一安排座位。将贾宝玉调走,塞在邢夫人和王夫人之间。
这就是贾母的大家子行事,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等众人都被安排坐好,贾珍便又率众进来。贾母知道他们在外已差不多,便不叫再留,吩咐都去了自便。
于是,贾珍和贾琏便退下,约好其他人一起另去寻欢买笑。
等这边安排得当,就又有人来请示开戏。贾母略微沉吟便改了主意,直说她才听了那几出《赵氏孤儿》的《八义》太闹腾,不如就叫梨香院的女孩子出来,清清静静的唱几出戏,给大家听听。
贾母有此主意,也不是突发奇想。皆因今晚发生的事儿让她有些不自在,也需要加深一二对刚才“掰谎”《凤求鸾》的铺垫。

同样一出戏,世家大族要怎么演,普通人家如何看,如果不一一表现出来,岂不让人轻看了她贾府的品味,更看轻了她这一生的经历。
贾母有的放矢,就是不叫人认为她给外孙女和孙子打掩护是不知道礼仪。或者那宝黛二人有情,真就是众人眼中所看的“不才之事”。
于是,她安排自家的戏出来,便有心介意再表达一下立场,消弭才刚的事故。
一时,梨香院的教习带了文官等十二个人,从游廊角门出来。婆子们抱着几个软包,因不及抬箱,估料着贾母爱听的三五出戏的彩衣包了来。婆子们带了文官等进去见过,只垂手站着。贾母笑道:“大正月里,你师父也不放你们出来逛逛。你等唱什么?刚才八出《八义》闹得我头疼,咱们清淡些好。你瞧瞧,薛姨太太这李亲家太太都是有戏的人家,不知听过多少好戏的。这些姑娘·们都比咱们家姑娘见过好戏,听过好曲子。如今这小戏子又是那有名玩戏家的班子,虽是小孩子们,却比大班还强。咱们好歹别落了褒贬,少不得弄个新样儿的。叫芳官唱一出《寻梦》,只提琴至管箫合,笙笛一概不用。”文官笑道:“这也是的,我们的戏自然不能入姨太太和亲家太太姑娘·们的眼,不过听我们一个发脱口齿,再听一个喉咙罢了。”贾母笑道:“正是这话了。”
贾母这吩咐一出来就让人大感有趣,并受启发学习。皆因这戏竟然一概不用锣鼓笙笛伴奏,只提琴至管箫合。如此演奏谁见过?怎么不新鲜!

老太太眼见众人的反应,也不意外。皆因这戏好,还得主人“雅”才相得益彰。
戏班再好,主人粗俗,也只如猪拱白菜。就算主人是个会的,也区分着大雅与小雅,如何调教演出不一样的格调,全靠主人的品味。
比如贾府今儿请来的这一出戏,便是那京城有名的一出家戏。那主人家也是个世家,只是如今凋敝了。
这一代家主不但是个戏痴,更是个才华横溢的饱学之士。虽然官场不得志,却难得在这戏曲戏文上卓有成就。索性便用心经营起他这一班家戏。
不过调养一班家戏又谈何容易?不说那新本剧目,只说因的行头装扮,哪里是他开销的起?不得已才开始接一接世家大族的年节生日堂会。
开始不过是偶尔受邀,谁想他家这戏着实是好,竟然一炮而红,倍受追捧。
甚至那天下第一名伶琪官,乃至京城数个当红戏班的班主、当家老板也都看过无不称赞。
于是,他家的戏便更受追捧,请帖纷纷而至。
只是这家主到底是世家子弟,虽家业不振也不想靠这一项营生谋利,只是赖以维持戏班众人生计便可。能够受邀约的人家实在不多。

贾府还是仗着往日交情,并封了丰厚的戏资才得以请得。
当晚那一场全本《八义》,更是他家改编之作,与世面常见之剧情大有出入,却更应景,也着实是演的好。
如今贾母让自家小戏子们登台,必然要表演给他们去看,也就有了较量之意。
但与热闹悲壮的《八义》不同,贾母吩咐的两出戏,一出是正旦芳官的《寻梦》,一出是大花面葵官的《慧明下书》。
《寻梦》出自《牡丹亭》,《慧明下书》出自《西厢记》,这两本戏自是耳熟能详之作,各家都演。难在如何别开生面。
贾母既然是有心,当然也不藏私。吩咐文官只提琴至管箫合。便出于当年她在家时的大兄,也就是史湘云的爷爷,保龄侯尚书令史公的嫡长子调教的一本小戏。其中偏有一个弹琴的凑了来,即如《西厢记》的《听琴》,《玉簪记》的《琴挑》,《续琵琶》的《胡笳十八拍》,每每表演便于台上当场演奏,那情景交融实在罕见。
贾母出身相府,乃是天下第一等清贵的门第。别说她嫁作荣国公诰命夫人富贵一世,单就是她在那相府家中受到的熏陶,只怕那皇帝的女儿也不如。毕竟皇家规矩又不如相府门第自由。
所以,贾母有心展露自家的品味和教养,自然要达到技惊四座的目的,彰显出她的出身品味,不叫人小觑了去。
老太太还有一层心思,便是故意为刚才的《凤求鸾》作衬托。

她反对男女之私,反对有目的的勾引,但像那《牡丹亭》《西厢记》一样的真情,贾母也乐于玉成。这是她在说出“贼情”抨击男女私情之后,又表明支持宝黛二人发乎情止乎礼的真情立场。
贾母借梨香院小戏子的两出戏的别致风流,格调高雅,突出宰相门第的教养高贵。而她教养了女儿贾敏,又教养了外孙女林黛玉。试问薛宝钗有何传承?岂不就是那凫靥裘暗示的“野丫头”?
再说,同样一出《牡丹亭》《西厢记》,在别人家演来可能是淫词艳曲,但在贾母的调教下却成阳春白雪。
贾母干脆也挑明态度,不让外人看轻贾府和黛玉宝玉。毕竟他二人那真情流露无法真正遮掩。
《寻梦》《下书》两出戏,就是昭告众人:“你们看见的,听见的,是与自认为的不同!”
不管如何,宝黛之情借由这次被冲向前台,也是出乎贾母的预料。她不得不率先表态,为之消弭影响,属实让老人家为难了。
而在座几人虽然立场不同,但闻弦音知雅意,也都品出贾母的深意,也让他们无话可说。
邢夫人李婶娘只是旁观者,王夫人薛姨妈就难免有些不自在,却也没办法。
正是:贾母改戏只为木石缘,寻梦下书新编儿女情。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以上故事或有虚构,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改编和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