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读通鉴‖韩国脱困,甘茂奔齐(前306)
周纪0100

原文:
九年(乙卯、前306)
秦昭王使向寿平宜阳,而使樗里子、甘茂伐魏。甘茂言于王,以武遂复归之韩。向寿、公孙奭争之,不能得,由此怨谗甘茂。茂惧,辍伐魏蒲阪,亡去。樗里子与魏讲而罢兵。甘茂奔齐。
解读:
公元前307年,甘茂率秦军经过五个多月的苦战,攻克了韩国宜阳。
次年(前306),秦国派向寿去镇守宜阳,同时派樗里疾和甘茂攻打魏国的皮氏。向寿是宣太后娘家的亲戚,从小和秦昭王一起长大,因此得到重用。早先,向寿出使楚国时,楚国听说他在秦国地位尊贵,便极力讨好他。向寿为秦国驻守宜阳后,准备以此为据点进攻韩国。
韩国的相国公仲朋派谋士苏代劝向寿说:“野兽被逼急了会拼死反扑,撞翻猎人的车子。您如果攻破韩国,羞辱公仲朋,将来他依然可以收拾韩国的残局归附于秦国,自认为一定能得到秦国的封赏。如今您把解口送给楚国,又把杜阳封给楚国的小令尹,显然是要联合秦、楚攻打韩国,韩国必定灭亡。可一旦韩国灭亡,公仲朋就会带着私兵拼死反抗秦国。请您仔细想想这后果。”
向寿回答说:“我促成秦楚合作不是为了对付韩国。您不妨替我转告公仲朋,秦韩之间可以建立友好关系。”
苏代接着说:“请允许我向您进言。人们常说,尊重别人所尊重的东西,才能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论大王的宠信,您比不上公孙奭;论智慧才能,您不如甘茂。可这两个人都没能参与秦国的核心政务,唯独您能与大王共同决断国事,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都有缺失,以致失去了国君的信任。公孙奭偏袒韩国,甘茂偏向魏国,所以秦王不信任他们。现在秦楚争夺霸权,您如果偏向楚国,就犯了和公孙奭、甘茂同样的错误,您跟他们还有什么区别呢?天下人都知道楚国反复无常,您非要促成秦楚联合,将来必招致灾祸,等于自己往火坑里跳。不如建议秦王早做准备,与韩国交好,以提防楚国,这样才有备无患。韩国必定先投靠公孙奭,然后再依附甘茂。韩国本是您的仇敌,现在您提议联合韩国防备楚国,展示出外交结盟不避仇敌的胸怀。”
向寿思考后说:“确实如此,我也希望与韩国合作。”
苏代提醒他说:“甘茂曾经答应公仲朋,归还武遂并让宜阳百姓返回家园,现在您一味想要夺取这些地方,恐怕很难办到。”
向寿问:“那怎么办呢?难道武遂永远得不到了?”
苏代回答说:“您为什么不借秦国的名义,替韩国向楚国讨要颍川?那里原是韩国的属地。如果能取得,既显示秦国对楚国的影响力,又让韩国感恩;如果不能取得,那么韩楚结怨,两国都会来巴结秦国。等秦楚争斗时,您再责备楚国,逐渐拉拢韩国,这对秦国最有利。”
向寿追问:“具体该怎么做?”
苏代分析说:“这是双赢的策略。甘茂想联合魏国对付齐国,公孙奭想联合韩国对付齐国。您若以收复宜阳为功劳,拉拢楚韩,稳定局面,最后追究齐魏的过错,这样公孙奭和甘茂的谋划就都落空了。”
甘茂最终说服秦昭王将武遂归还韩国,此举引发向寿、公孙奭的激烈反对。二人未能改变结果,从此对甘茂心怀怨恨,不断在朝中进谗言。甘茂在压力下惶恐不安,中止了攻打魏国蒲阪的军事行动,逃离秦国。与此同时,樗里疾与魏国达成和解,双方各自撤兵。
甘茂在逃亡途中偶遇苏代,苏代作为齐国使者,正奉命出使秦国。甘茂向苏代倾诉困境说:“我在秦国获罪逃亡,无处安身。我曾听说,贫家女与富家女一同织布时,贫家女恳求道:‘我买不起蜡烛,你的烛光如有富余,请分我一些,这样既不影响你的照明,又能让我继续劳作。’如今我处境窘迫,您即将执掌外交重任,恳请以举手之劳庇护我在秦国的妻儿。”苏代答应了甘茂的请托,随后继续赶往秦国。
苏代完成出使的任务后,特意向秦昭王进言:“甘茂绝非等闲之辈。他在秦国受到数代国君的重用,对崤山要塞至鬼谷一带的险要地形了如指掌。如果他借助齐国来联络韩、魏,以对抗秦国,后果不堪设想。”
秦昭王问:“那该怎么办?”
苏代献策说:“不如以重礼厚禄迎他回国,将其软禁在鬼谷,终身不得外出。”
秦昭王采纳了这个建议,派遣使臣携带相印前往齐国礼聘,但甘茂拒绝返回秦国。
苏代转而向齐湣王进谏说:“甘茂是难得的贤才。秦国以相位相邀,他却因感激您的知遇之恩而推辞,宁愿做齐国的臣子。齐国该如何回报这份忠诚?”
齐王说:“好。”随即任命甘茂为上卿。秦国为缓和与齐国的关系,恢复对甘茂家族的优待,免除了他们的赋税徭役。
齐国派遣甘茂出使楚国时,楚怀王刚与秦国缔结婚姻关系,两国正处于交好时期。秦国得知甘茂在楚国,便派使者对楚怀王说:“希望能将甘茂送回秦国。”
楚怀王就此询问范蜎:“我想在秦国安排丞相人选,谁合适呢?”
范蜎回答:“我才识有限,说不出人选。”
楚怀王继续问道:“如果让甘茂出任秦相,是否可行?”
范蜎立即劝阻:“不可。当年史举不过是下蔡的守门小吏,既不能尽忠侍奉君主,又无力经营好家庭,以苟且卑劣、品行不端闻名于世,甘茂却毕恭毕敬服侍他。即便是英明的秦惠文王、明察的秦武王、善辩的张仪当政时期,甘茂侍奉他们,却能连续升任十种官职而未获罪责。甘茂确实有才能,但绝不可任秦相。若秦国有了贤能的丞相,对楚国绝非好事。”
范蜎话锋一转,提醒楚怀王说:“大王先前任用召滑治理越国,他却趁机在越国内部制造混乱,导致越国政局动荡。正因如此,楚国才能在南疆修筑厉门要塞,将江东地区纳入郡县管辖。这些功业的实现,正是建立在越国混乱而楚国安定的基础之上。如今大王懂得在越国使用谋略,却忘记在秦国实施相同策略,臣认为这是重大失误。如果真要推荐秦相人选,向寿最为合适。他与秦王自幼同穿一衣,成年后同乘一车,深受信任。只要大王促成向寿任秦相,必能维护楚国的利益。”
楚怀王采纳了这个建议,派使者请求秦国任命向寿为相。宣太后身为楚人,此时在秦国掌权,而向寿是她的外族,在里应外合之下顺利当上了丞相。甘茂未能获准返回秦国,最终在魏国去世。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