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她比烟花寂寞》观后感

看了马友友的爱情故事,先生发来邮件:
“马友友的那把大卫朵夫琴是英国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雷用过的,杜普雷有非常奇特的人生经历,有部电影讲她的故事,好像叫《她比烟花寂寞》,可以找来看看。马的演奏据说是有点进入杜普雷的境界,但还是有很大的差距。附马和她太太的照片。”
对先生的“指示”我总是言听计从。随即在《天天看》里下载到了这部片子,上下两集。晚上从母亲家回来开始欣赏这部传纪音乐片。
影片的开头是杜普雷姐妹俩在沙滩的场景,大海蓝天黄沙白云,天真的姐姐调皮的妹妹,女孩很美好。杜普雷的姐姐吹长笛,一直被家人和朋友们认可。妹妹也不甘落后,努力且又执着地学习大提琴演奏。有认为她动作幅度太大不够典雅,有点轻浮,有认为总也及不上姐姐演奏的长笛。但终究有那么一天,她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走上了音乐的道路。
姐姐认识了男友,经不住男友的求婚,放弃音乐梦想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杜普雷很为姐姐不平,劝阻她也无果。她自己在大提琴的领域里步步前行,认识了指挥家丹尼尔·巴伦博伊姆,结为夫妻。世界各地不间断的演出,让她享誉世界。疲于奔命的生活节奏让她惶恐,头戴皇冠的顺境使她迷失了自我,她寻找,她退缩,最终她选择了逃避。她回到姐姐在乡村的家,想放弃音乐,和姐姐一家人一起过普通人的生活。但她神经质的性格和偏执怪异的生活要求越来越不能让家人容忍。
她是为音乐而生的,她只能回到音乐里,在那里她的激情才能得以宣泄。回到了现实生活的轨道上,此时她的演奏已经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影片里她演奏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沉重哀怨,恰是她内心对生存状态的纠结,指挥的就是他的丈夫。这个时期,她丈夫不在她身边,常年在国外演出。不幸的是,她得了神经末梢炎症,从肢体的末端开始一直到身体内部。此时她的丈夫已在国外另组了家庭。最后,在她倒下的时候,是倒在她姐姐的怀抱里。年仅42岁。
影片的结尾又回到了片头的沙滩上,大海蓝天黄沙白云,美好的小姐妹相拥在一起,夕阳西下绚烂的大海边站着的是妹妹的中年时代。妹妹向她跑过去并问她:你要什么?她回答:没什么,只是回来看看。她叫着小妹妹的名字告诉她:杰基,完全没事,不用愁。此时,大提琴声响起,镜头越拉越远越拉越高,随着音乐声渐强,沙滩上留下了中年的妹妹和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小姐妹。大海沙滩越来越远,远处山峦起伏,天空明朗。沙滩上的人影越来越小,最终消失殆尽,只有埃尔加协奏曲里那醇厚的大提琴声还在上空,久久回荡……。
电影播出后,有人对里面描绘的杰基不甚满意,以为是编剧和导演的杜撰,甚至有些诋毁,但这些是从她姐姐和弟弟的回忆里取来的生活素材。也或许,艺术家们就是因为如此激烈如此怪异才有了出类拔萃异于常人的造诣,才让他们的人生和情感在艺术这个媒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听先生讲:有一天,某位匈牙利大提琴家听到她的演奏,对身边的中国大提琴家秦立巍(这孩子的演奏我好喜欢,第一次见他就把他的名字牢记在心)说:把如此复杂的情感投入到音乐里面去的话,这样的人是活不长久的。后来当他知道杜普雷病逝的消息后说,他后悔说了这样的话,因为那似乎像是一种咒语。
看完电影,先生又发来一信:
“听杜普雷的演奏,会被那深刻的悲剧感所震撼。她的演奏生涯只有短短十年。命运很残酷,慷慨地给予,又彻底地剥夺,像烟花一样,绚烂地绽放后是凄厉的凋落。
网上居然还有她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指挥就是她的丈夫丹尼尔··巴伦博伊姆。”
下面就是他给我的链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U2MTUyMDA0.html
喜欢音乐的人可以听听她的演奏。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