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的教训:从中产教头到戴枷囚徒,在步步退让中的崩塌

林冲的娘子被高衙内调戏了两回。

第一回在大白天,人来人往的景点岳庙门口。

林冲走的是“正常”的程序。先是急忙忙赶到,然后马上一只手扳着高衙内的肩胛,防止他跑了,另外一只手下拳就要打。

但这时候把人扳到了正面,认出来是高衙内,然后就手软了。

等到鲁智深提着铁禅杖要来帮他打架时,《水浒传》原文中写道:

林冲道:“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

高太尉位高权重,又是他的直管领导,放在现实生活里,恐怕大部分人也都得和林冲一样忍气吞声,低一回头。

高衙内一次不行,又来了第二回。

这一次把林冲的好朋友陆虞候陆谦拉下水。先调虎离山让陆谦请林冲喝酒,然后再叫人骗林冲娘子说林冲生了病,这就把林冲娘子骗出来,就能得手了。

于是林冲又一次跑过去。

但这一次已经被丫鬟锦儿告知,是前日在岳庙里啰唣娘子的那后生。

林冲三步做一步跑到陆虞候家,抢到胡梯上,却关着楼门,林冲立在胡梯上叫道:“大嫂开门!”那妇人听的是丈夫声音,只顾来开门。

高衙内吃了一惊,斡开了楼窗,跳墙走了。林冲上的楼上,寻不见高衙内,问娘子道:“不曾被这厮玷污了?”娘子道:“不曾。”林冲把陆虞候家打得粉碎,将娘子下楼。

第一回不知道,所以上去先抓住不让跑,接着就准备打。

第二回知道了,连楼也不上,站在楼梯口就开始大声说开门,给高衙内留足了逃跑的时间和空间。

娘子开了门之后,他才上楼,然后赶快问娘子有没有被玷污。

林冲的武艺高本事大,八十万禁军教头,听起来多威风。而且他父亲是提辖,岳父也是教头。

陆谦找他喝酒的时候,问林冲“何故连日街前不见?”,林冲说的是“心里闷,不曾出去。”由此可见,他工作其实很清闲,既不用打卡又不用请假,心里闷,就可以不去上班。

而后面被设计误入白虎堂的原因呢?起因是他在街上花了一千贯买了一把刀,高太尉差人说要看他的宝刀。由此可见,林冲也挺有钱的。

林冲本人,他父亲、岳父都是官,工作都不错,家里也有钱,这日子即使放到今天,也超过我们大多数人了,妥妥的中产阶级了。

可是这一切高衙内都不放在眼里。一回没到手,心里不快乐,手下人立马出主意制造第二次机会。

第二次还没成功,怎么办呢?手下人并没有劝说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而是继续想办法。

既然林冲老是碍事,那就把林冲除掉。

于是就有了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高衙内第一次是在大街上调戏林冲娘子,见色起意之后立马就调戏,那可是在岳庙门口,相当于人来人往的景点,肯定很多人看着,但是没有一个敢阻止的。

如果说事不关己,不敢自惹麻烦,在情理上还可以原谅。

但第二回需要陆谦帮忙,陆谦知道了前因后果,他可是林冲的好友,但他怎么做?

陆虞候一时听允,也没奈何,只要衙内欢喜,却顾不得朋友交情。

有人要害自己朋友,还需要自己帮忙,听了之后呢,一句也没劝,只觉得没办法,只要领导高兴,也顾不上朋友交情。

第二回没成功,林冲把陆虞侯家砸了,陆虞侯就彻底调转枪头,主动献计,要彻底整死林冲了。

前面还是高衙内和手下帮闲们自己胡闹,等到误入白虎堂时,可就是高太尉亲自下场了。

《水浒传》中原文写到:

老都管至晚来见太尉说道:“衙内不害别的症,却害林冲的老婆。”高俅道:“几时见了他的浑家?”都管禀道:“便是前月二十八日在岳庙里见来,今经一月有馀。”又把陆虞候设的计备细说了。

高俅道:“如此因为他浑家,怎地害他?我寻思起来,若为惜林冲一个人时,须送了我孩儿性命,却怎生是好?”

高俅只要稍微想想就知道这有多荒唐,一边是他干儿子抢人老婆没成功,心里不舒服郁郁寡欢,一边是要害一个人的性命,这人大小是个官员,还颇有能力。

然而高太尉很随意的就选择了害死林冲,满足干儿子的心愿。

这真的很不合理!

对此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在高太尉的眼里,林冲就是一个蚂蚁。假如我家小孩身上有一只蚂蚁,我也不会多想,随手就捏死,再看看孩子有没有被咬到。

事儿是错的,但代价微乎其微,那错就错了。

什么叫视人命如草芥?这就是了。

《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反抗的书,可是在这里,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的反抗。

晴天白日下,有人调戏良家妇女,路人不敢反抗。

要求陷害自己的好朋友时,好朋友也不敢反抗。

林冲自己呢?一个一身本领的人,老婆被接连调戏,可他依然也是不反抗。

等到他被设计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时,临行前,他对老丈人说:泰山在上,年灾月厄,撞了高衙内,吃了一场屈官司。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已至三载,不曾有半些儿差池。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面红面赤,半点相争。

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如此林冲去得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

他老丈人张教头那里肯应承。众邻舍亦说行不得。林冲道:“若不依允小人之时,林冲便挣扎得回来,誓不与娘子相聚。”

此处向来是读水浒的争议之处,对林冲这个举动,存在着不同的解释。

有的说林冲是暖男,怕自己耽误媳妇一辈子。这是为媳妇打算。有的说林冲是个胆小鬼。他怕不离婚,高衙内还会找他麻烦。这是为自己打算。

大概两个因素都有。高衙内为了得到林冲娘子,就害了林冲。除非林冲娘子死了,不然恐怕怎么都不安全,林冲要么让娘子死,要么头上就必须戴一顶绿帽子。

可能两害相权,一纸休书,娘子也不用死,绿帽子也不用戴。要真的嫁给高衙内,当个阔太太,也不见得就不幸福。

可这仍是逆来顺受的做派。

原本林冲的生活是岁月静好的,工作不忙,家里有钱,可能最大的烦恼是前面所说的,结婚三年不曾生半个儿女,一开始去岳庙上香也许就是求子去了。

可是忽然间就要家破人亡了,老婆要被人夺走,好朋友也陷害他,他自己也丢了工作吃了官司要被发配。

但是他仍然不反抗。老老实实地接受这一切,写了休书上路。

路上两个防送公人董超、薛霸被嘱咐要把林冲结果了。

其中的董超说:却怕使不得,开封府公文,只叫解活的去,却不曾教结果了他。亦且本人年纪又不高大,如何作的这缘故,倘有些兜答,恐不方便。

此人好歹反抗了一句话。

但马上另一个公人薛霸就说到:老董,你听我说,高太尉便叫你我死,也只得依他,莫说使这官人又送金子与俺。你不要多说,和你分了罢,落得做人情,日后也有照顾俺处。前头有的是大松林猛恶去处,不拣怎的,与他结果了罢。

在到野猪林之前,林冲先是被打了一顿棍棒,晚上两个公人用开水让他烫脚,让他脚上满面都是燎浆泡,然后又穿草鞋,走不到三二里,脚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鲜血淋漓,正走不动,声唤不止。

走到野猪林时,两个公人假装要睡觉,说怕他逃走。

俺两个正要睡一睡,这里又无关锁,只怕你走了,我们放心不下,以此睡不稳。

林冲答道:“小人是个好汉,官司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

薛霸道:“那里信得你说?要我们心稳,须得缚一缚。”林冲道:“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的?”

于是就把林冲绑了,接着告诉林冲原委,就要杀掉他。

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

董超道:“说什么闲话?救你不得。”薛霸便提起水火棍来,望着林冲脑袋上劈将来,可怜豪杰束手就死。

假如没有鲁智深,林冲应该已经死了,他的故事就到此结束了,高太尉简单粗暴的计划也就成功了。

林冲被鲁智深救下,完全可以说是“主角光环”的作用,在现实生活里,这样的情况能有多大概率发生呢?

没有鲁智深,哪里等得到风雪山神庙?

鲁迅先生在《热风·暴君的臣民》中曾写到:暴君的臣民,只愿暴症落在他人头上,却看他比自己更卑怯。

路人目睹调戏不敢阻拦,陆谦为讨好高衙内出卖朋友,公人为金子害人,林冲本人至死也不反抗——鲁迅笔下“暴君的臣民”在林冲的故事中悉数登场。

若用鲁迅的话评价林冲,他既是“哀其不幸”的受害者,也是“怒其不争”的妥协者。

但更有可能的是,林冲就是我们无数普通人的影子。只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当压力到来的时候,只能一步步后退,把自己珍贵的东西一点点地舍弃掉。

林冲被誉为《水浒传》里描写最好的人物。好就好在他的故事,是最反应那个时代背景的一面镜子。

他有体面的工作、殷实的家底、过人的武艺,甚至有一套“忍让求全”的处世哲学——可这一切在高衙内的欲望面前,脆弱得像一张纸。  

他准确的诠释了什么叫“逼”上梁山。

版权声明:
作者:congco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0325.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