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员保障困局:专项行动下,为何企业集体沉默?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职场人常以“五险一惊”自嘲自身的工作状态——在脱发、肥胖、贫困、精神、身体等五大风险的笼罩下,每天心惊胆战地奔赴职场。这种略带诙谐的调侃,折射出现代人对风险保障的迫切需求,也让保险成为备受关注的 “护身符”。

谈及职场保障,前段时间京东集团为外卖骑手缴纳社保的举措,一度登上社交平台热搜。这一暖心操作不仅收获众多点赞,更将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问题,推向公众讨论的前沿。

政府层面的积极响应接踵而至。2025年4月17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2025年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的通知中明确表示,重点整治“劳务派遣单位无故拖欠或克扣用工单位支付的工资款,不依法参保”的问题。

仅仅两周后,4月3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全国总工会召开会议,部署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水平提升专项行动。此次行动以头部平台企业、快递企业和规模较大的平台用工合作企业为重点,有效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劳动报酬、休息、劳动安全、职业伤害保障等权益。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快递行业异常安静,截至目前,除了一直和快递小哥签合同、缴纳五险一金的京东,尚未有任何一家主流快递企业公开发布落实政策的具体方案,更没有实质性落地行动。这种集体性的按兵不动难免引发疑问:是政策信号传递不够清晰?还是企业存在观望心态?亦或是背后存在复杂的执行阻力?

一、劳动关系模糊与转型阵痛

新就业形态的本质特征在于“去劳动关系化”。快递行业普遍实行的“加盟制+外包制”用工模式,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稳定的“平台-网点 - 骑手”三层架构及利益链条。这种运营模式为企业提供了灵活的操作空间,使得大部分快递员与企业签订的是受《民法典》约束的“合作协议”,而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

依据合作协议双方自由约定条款,按合同约定分配收益、风险,没有社保和工资保障,而劳动合同则强制规定了企业不可免除的法定责任。通过这种方式,快递企业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

以京东快递为例,据宁夏广电新闻报道,2024年其为宁夏全体一线合同制快递员缴纳五险一金的专项保障金近4000万元。若其他快递公司以4000万为基础数据,按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估算,仅此一项一年就需约 13.6 亿元,即便企业只需承担部分费用,也是上亿元的成本支出。

此外,若要落实社保政策,加盟制的通达兔面临着用工体系重构的巨大挑战:一方面,需将分散的外包员工纳入直接管理体系,这必然导致企业总部的管理半径急剧扩张,对管理能力和资源调配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需要投入资金改造信息系统,以实现对百万级快递员的社保缴纳、考勤管理、纠纷处理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这同样是一笔不菲的开支。

两相权衡,维持现有用工现状显然更符合企业的现实利益考量。

 

二、行业生态的连锁反映

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快递行业呈现出显著的网络协同效应,其运营决策往往会引发消费者端、资本市场端的连锁反应。作为连接生产端和消费端的核心枢纽,快递行业长期陷入价格战的红海之中,在这样的承压背景下,如何处理快递员全员社保问题正成为考验企业生命韧性的关键命题。

从成本分摊机制来看,若企业落实全员足额社保缴纳,在现有基础上将增加额外的人力成本,这部分新增合规成本面临两种现实分摊路径。

其一,向消费端传导,即通过提高运费,将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在电商业务占比较高的业务结构下,消费者对价格变动高度敏感,此举可能导致部分电商客户流失。而对于依赖“以价换量”的快递企业来说,这将直接影响其市场占有率。

其二,资本端内部消化,但面临严峻的市场预期管理压力。当前快递头部企业均已登陆资本市场,处于公众监督与业绩考核的双重约束下,一方面,企业需遵循资本市场规则,兼顾股东的分红诉求与长期价值投资期待,足额社保带来的新增成本必然挤压利润空间,直接影响股息分配能力。另一方面,市场对企业盈利预期高度敏感,若通过压缩利润留存来消化成本,可能引发机构投资者对其现金流稳定性的担忧,导致股价波动风险加剧。如何在合规成本刚性支出与资本市场业绩承诺之间寻求平衡,是对每一家快递企业的严峻考验。

在这样的现实之下,“与其高调发声,不如选择集体沉默,驻足观望”便成为快递企业的首选。

————

快递企业集体沉默的背后,是多层矛盾叠加的结果,但快递员劳动保障问题并不是一道“企业选择题”,或“选做题”,而是一道贯穿政策、行业、企业、社会的“必答题”。

不妨想象一下,在未来,当快递员的手机弹出社保缴纳到账的通知,当他们在高温暴雨中奔波时能底气十足地申请合理休息,当职业伤害保障真正覆盖每一次上路的风险—— 这不再是“五险一惊”的黑色幽默,而是劳动者尊严的具象化图景。

不过这条路,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走,可以期待一下,除了京东,看有没有哪家快递企业会在这方面坚定的走出那一步?

版权声明:
作者:感冒的梵高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0347.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