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就月将

有幸参观孩子的校园,有时候陪孩子长大的过程,也是我们成长的历程。
园博学校的校训是“立德修身,日将月就”,国学味十足。立德修身是宏大命题,需终身践行。百度了一下,“日将月就”出自《诗经·周颂·敬之》中的“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意为“日日有所收获,月月有所进步,不断学习就能达到光明的境界”。
南方的小学,与北方的大不一样,有很多与室外联通的、像饭堂的空间,孩子们可以在半露天的空间里读书写字。走廊里贴满了世界名画的复制本,驻足良久也不会觉得枯燥。想起了我上小学时的情形,就教育的硬件来说,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日将月就中突飞猛进。
总体来说,厦门的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园博学校在厦门最厉害的你绝对想不到:舞狮。即将参加NBA选秀的少年林葳,就出自在隔壁的灌口中学。小学毕业的时候,有天赋的一些孩子已经找到了自己擅长的最爱。就像前两天世锦赛斯诺克奇冠的赵心童,11岁决定成为一名职业球员,日将月就,终于登上职业生涯的最高峰。很佩服赵心童的父母,陪孩子一起踏上一段无法预测的未知。让孩子做他自己,知易行难。愿更多的父母“日将月就",身体力行,早日走出“内卷”的泥沼。
两个孩子,一个大学,一个小学。大学放养,小学圈养。西交利物浦大学的英文校训:“Light and Wings”(光明和翅膀),寓意通过学习(Light)看清世界与自我,并通过教育铸就实现梦想的能力(Wings)。其中文校训:“博学明道,笃行任事”,强调通过广泛学习(博学)领悟真理(明道),并以务实行动(笃行)承担责任(任事)。其中“明道”与“任事”分别呼应了英文校训中“Light”与“Wings”的哲学内涵。孩子大二了,相对于灌输,感觉西浦对孩子学习自躯力的培养还是不错的。
对于教育,还是喜欢琢磨这段话: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
或许教育的目的是拥有或者说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与孩子们一起努力,日将月就,感受成长。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