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公里的月光专车|偏远村落也能上演当日达故事
深夜十点的盘州响水镇,山间的蝉鸣渐弱。旅递帮带调度员小周盯着屏幕上闪烁的订单皱起眉头——六盘水市响水镇上汤章村到贵阳白云区的加急文件,凌晨四点前必须送达。这个藏在苗岭褶皱里的小村落,此刻没有注册的旅递达人接单。
"调公司的专车。"值班经理老郑抓起外套,"客户说这文件要赶上九点的签约仪式,是创业者筹备半年的文创市集准入书。"

黑色专车碾过碎石路的声音惊醒了村口的黄狗。当李师傅叩响木门时,开门的年轻人攥着文件袋的手指发白:"这是我的重要文件......"话音未落,远处山道突然传来碎石滑落的闷响。
"放心,我跑惯了夜路。"李师傅把保温杯卡在杯架,后视镜映出他眼角细密的皱纹。十年前开长途客运时,他总在这条盘旋路上接送赶集的山民。导航显示331公里,但老司机心里装着更精准的路线:哪段雾霭会在子夜漫过路面,哪个弯道要提前减速避开落石。
凌晨两点的服务区,李师傅哈着白气检查轮胎。手机屏幕亮起客户留言:"师傅注意安全,我们等您到四点。"他想起女儿在省城创业时,也是抱着文件袋跑遍各部门的模样,拧开保温杯灌了口浓茶。
当贵阳的霓虹出现在天际线时,李师傅摇下车窗。晨露混着山风灌进车厢,副驾上的文件袋被包裹得方正挺括。后视镜里,启明星正落在苗岭绵延的轮廓线上。
四点二十一分,等在路边的年轻人接过文件,连声道谢。李师傅调转车头,听见身后传来拆封的窸窣声。天还没亮透,但城市另一端的文创园区里,三十套绣着月亮的苗绣作品,正静静躺在展台上等待属于它们的晨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