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文章是好文章?‖解读《如何高效写作:文学大师的81堂写作课》
今天我们来学一学“怎样的文章是好文章?”

学生:怎样的文章是好文章?
老师:所谓好文章,就是达意表情,使读者读了以后能明瞭作者的本意,感到作者的心情的文章。
学生:怎样做才能达到这种地步?
老师:这个问题包含很广,实不容易的;但综合起来,最要紧的基本条件却有两个:(1)真实,(2)明确。

学生:怎样才能做到真实?
老师:首先,文章是传达自己的意思,情感,给别人的东西。倘然自己本来并无这样的意思,情感,当然不应该作表示这样的意思,情感的文章;不然便是说诳了。
老师:其次,所谓“真实”,固然不是开发票或记账式地将事实一件一件地照样写出,应当有所选择;但把很微细的事物,说得很夸张;把很重大的事件,说得很狭小;或竟把有说无,把无说有;都不免成为虚空。
老师:最后,虽然文章是表现作者的实感,往往有扩大缩小的事实,而同一事物大看小看也随人随时不同;但这是以作者的心情作基础,不能凭空妄造。用一块钱买一件东西,是一桩很简单的事;但因时间和各人的情形不同,有的人觉得便宜,就说:“不过花一块钱。”有的人觉得昂贵,就说:“这要一块钱呢!”心情完全不同。但都是真实的,所以没有不合理的地方。“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朝如青丝暮成雪”,“边亭流血成海水”这类名句所以有价值,就因它们是表现作者的实感;倘若并没这样的心情,徒然用这样笔法来装饰,便是不真实。

学生:怎样才能做到明确?
老师:首先,文章要能使读的人了解,才算达到作文的目的;所以难解及容易误解的文章,都不能算是好的。
老师:其次,文章本是济谈话之穷的东西,它的作用,原和谈话没有两样。但用谈话来发表意思,情感的时候,大概是彼此觌面的;有不了解的地方,还可当场问清楚。至于文章,是给同时代或异时代任何地方的人看的,很难有询问的机会;万一费解,便要减少效用,或竟失却效用。就是谈话,尚且要力求明瞭,何况文章呢?
---解读《如何高效写作:文学大师的81堂写作课》当中的夏丏( mian,读第三声)尊第二讲“作者应有的态度”

你有哪些更好的写作方法?欢迎留言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