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担当之笔,写时代华章

这是小翟同学读《经典常谈》后写的读后感,是关于《史记》的。在全书13篇文章之中,选择《<史记><汉书>第九》这一篇写读后感的学生最多,这固然是因为司马迁创作《史记》的经历感动人心,也是因为这个事例可以阐发感想的角度很多。比如,他的坚韧不拔,他的坚持不懈,他的行万里路,他的勇于担当……其中,写坚韧和坚持的学生较多,而小翟选择了担当这个角度,写出了新意。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历史长河中,担当精神始终是华夏民族的精神脊梁,是推动时代发展的磅礴动力。为明王道,辨人事,司马迁将修史重任扛在肩头,坚守一生,最终铸就煌煌信史,万世流芳。他以如椽巨笔,担起了史官之责。可见挺膺担当者,方为大写的“人”, 他们以担当之笔,书写出了时代的辉煌篇章。

担当是于无声处的坚守。“三十载赫赫而无名,花甲年不弃使命。”黄旭华弃医从船,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研制核潜艇的工作中。缺乏机算机支持,他便靠手里的算盘与计算尺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变“不可能”为“可能”。为了核潜艇研究,他放弃名利,放下亲情,30年如一日,任青丝化白发,却依旧铁马冰河,不改初心。他以“为国家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担当与坚守,铸就了钢铁的力量。

担当是舍己为公的奉献。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战士们在极度严寒的恶劣条件下,为了完成作战任务,穿着单薄的棉衣,饿了便吃雪、吃树皮来充饥,坚守在阵地上。当新冠疫情如汹涌潮水般肆虐全球时,无数医护人员白医执甲,逆流出征。他们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奋战在抗疫一线,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斗争,成为了疫情阴霾下最耀眼的光芒。正是这样大义的奉献,铸就了如今富强的中国。

担当是百折不挠的执着。“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贫困地区教育一线四十余载,为了让山里的女孩们有更广阔的天地,她四处奔走,筹集资金,要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她拖着病体,在崎岖山路家访劝学,面对贫困与质疑,从未放弃,她以柔弱的身躯,扛起了山区女孩教育的希望。这种奋不顾身的担当精神,汇聚成点点星光,这光微而不弱,却足以充塞天地,灿照人间。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面临各种选择和挑战,只有勇于担当,才能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人生的蜕变。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心怀担当,以先辈为榜样,砥砺前行,提升能力,成为一个勇挑重担、奋发有为的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们以担当为笔,以奋斗为墨,在时代的画卷上书写属于我们的华丽篇章,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

版权声明:
作者:lichengxi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117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