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石博物馆:以创新之力传承千年文脉

北京金石博物馆位于庆云寺内,这座始建于明代的二进制院落式寺庙,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自2023年5月开馆以来,博物馆在420平方米的空间里构建起跨越千年的文化矩阵,用金石拓印的温度、文人书斋的雅趣、红色基因的传承,书写着新时代博物馆的文化担当。

馆内的常设固定主题展览《红色经典·金石永固》是博物馆的一大亮点。展览中,1:1复刻的开国大印印章以及40余组文献资料,生动串联起新中国开篇的金石记忆。“开国大印”(复制件)作为镇馆之宝,原件是国家一级文物,现存放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从开国大印的篆刻故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篆刻,从琉璃厂老字号的红色情缘到现代金石艺术的传承创新,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深厚的时代内涵。

博物馆的展览创新力同样出色。2024年9月,“水净石坚——京华金石七人展”展出50余件金石拓本、珍贵古籍、颖拓、博古画作品等,致敬百年冰社的金石精神,让观众在金石墨香中感受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2025年春节期间,“菲常水墨——陈菲菲书画作品展”以山水题材的创新表达,展现传统水墨的时代活力,吸引众多文化界人士参与。2025年1月,《文道恒辉——书斋文玩清供展》在临展厅里展示了50余件来自民间藏家的信札、笔掭、朱砂墨等珍贵展品,重现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让观众在案头清供中触摸千年文脉。

作为中轴线上的文化枢纽,北京金石博物馆构建起“博物馆+文化生态圈”的运营模式,与景山公园、北海公园等景点形成联动,为游客提供沉浸式金石文化体验。博物馆还与北京城市学院合作共建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连续两年举办学生书法精品展,促进高校学术资源与博物馆实践平台的深度融合。此外,博物馆与北京市西城区城市更新企业联合会合作推出“胡同风物节”,将非遗手作、文化市集等活动引入古寺,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生。2024年端午节,“端午非遗游园会”通过书法、篆刻等互动项目,吸引百余名游客参与,感受传统文化的温度。

在文物活化方面,北京金石博物馆携手新维畅想,利用“三维激光扫描”和“微痕提取”技术对金刚经石碑文物进行复原及复刻。通过高科技手段,精确捕捉金刚经石碑的三维数据,实现高精度的数字复刻,为石碑的保存、修复、研究及展示提供重要支持。同时,博物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拓印”技术,在复刻的金刚经石碑上进行拓印制作,让更多人能够领略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在党建引领方面,北京金石博物馆在天恒集团党委的指导下,结合馆内的固定主题展《红色经典 金石永固》,精心编写了沉浸式红色教育体验剧本《金石之声》,并于9月11日首次对外公演。剧本以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为背景,讲述了负责镌刻开国大印的专家学者与敌人展开英勇斗争的故事,展现了人民群众护卫新中国的赤诚之心。通过任务闯关、打卡拍照等互动环节,引导参与者体验拓印、漆扇、书法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北京金石博物馆不追求“大而全”,而是以“小而美”的姿态,深刻诠释着文化传承的另一种可能。在景山北海之间纳千年文脉,用百件藏品讲好中国故事,在中轴线上构筑起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对话空间。当我们走出博物馆,回望庆云寺的飞檐斗拱,看到的不仅是文物活化的新生,更是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版权声明:
作者:Alex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129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