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好自己,到创业成功,这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我们来分析一下,对于真正想要通过能力提升来实现自己理想的年轻人,如何通过从管好自己出发,迈过一道一道的槛,实现最终的创业成功呢?

首先,就是要学会“管理”

从管自己开始,到管项目

从管好项目,到管团队

从管好团队,到管业务

从管好业务,到管公司

这里面的门道和要求就多了

我们来细细拆解一下,管理基本功中的每一个环节

对于管自己,其实正常人一想到,就是怎么把执行力拉满,不要偷懒,不刷抖音

其实这是很浅的一层认识

首先要明确管理的本质,是管时间

正确把时间和任务进行高效匹配,实现高效产出

那怎么在单位时间实现最大化的产出呢?

其实我们正常理解就是这个人对于任务完成的比较专业,也意味着高效

那做什么都能高效,其实背后就是学习力的表现

也是管好自己,实现最大化价值的关键能力——学会学习

也就是一个人被高度评价的表现

会学习的人,是善于深度复盘的,会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也会从他人的专业里学

学会的东西,也能够沉淀下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知识库,管理好知识就是高效产出的法宝

那过程中,也更会做笔记,也能够利用好AI工具提升效率了

这就能达到被人夸很聪明的程度

那真正拿到结果的人,还要会刻意练习,你只有真正花时间在需要练习的事物上,才会有真正跨越式的进步

那到这个阶段,已经可以把自己管理好了

能把自己管理好的人,就可以开始带人了,先带个小徒弟

会沟通、会表达、会讲故事,就开始变得尤为重要了

才能把你自己的学习路径,知识体系,复制给你一个个的小徒弟

才能点燃你的小徒弟,变成大徒弟,让大徒弟们自己嗷嗷打仗,真正被激发和点燃起来

带完徒弟之后,正常都是要升级为主管,管一管小项目

这就是一个实质性上的管理飞跃了,从做好自己那一摊子事情,到为项目负责了

实际上拆解项目管理,就是四件事:方案设计、计划拆解、过程管理和最终的项目复盘

能把上面四件事做扎实了,基本上就合格了

最后还要有讲香能力,就是能够把这个项目正在卖得好(卖给客户/卖给老板),那就是很厉害了

项目管理能力扎实了,老板会给你更多的人,让项目滚动起来

这个时候,就真正意义上要进行团队管理了,不再是师傅带徒弟了

要开始学会招聘、把新人落地下来,以及能够扎实的把业务知识库进行沉淀,从而剥离出最佳实践,把岗位的基本功确定下来

带团队一遍练习一遍打仗,需要经常沟通、复盘、开会,以及团建,真正打造出优秀的团队资产,就会涌现出不少优秀的负责人了

一起开始做点更大的业务

做大业务,好比内部创业

需要从目标开始管理,拆解出来业务公式,并且真正意义上开始做生意,计算ROI,独立做决策,开始进行转化率提升效率,每个能力体系都是未来创业的基础

能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业务做成,一定能力上就有管公司的基础了

管理好一家公司,其实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

但是基于以上这些能力的基础了,还有哪些关键的能力需要补齐呢?

好好想想

首先就是拥有战略规划的能力,之前都是在战术提升上,掌握局部战役上的策略能力

到公司的一二号位了,有更加长远的战略规划是尤为重要的

这个阶段也需要思考企业文化,塑造企业的基因

并且在最关键的合伙股权上进行思考,这是做大蛋糕,分蛋糕的重要一环

当然也要掌握好财务生死线

以上的管理线条,可能是一个小白进入一家企业,从员工、到管理者、到最后的高管合伙人,成长的路线图

到这个阶段的人是非常稀少的

但是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创业

所以可以开始了,但是创业这条路也是道路崎岖


刚开始创业要追求实事求是!

什么是实事求是? 

尊重客观事实,追求客观规律

难点是: 定量+边界条件。

那对于我们创业第一步的实事求是是什么?

就是正视自己的能力,从客观角度评估自己的能力,自己团队的能力,自己控制资源的能力。

不做不熟的,如何做自己能做的?

基于我的能力范围,五年在教育行业负责运营和销售

那我是不是只能做培训相关的生意了?

以及基于我当时离职前预判的机会,使AI应用培训,成为更加便宜的供应商

其实还需要调研清楚,到底是不是我的机会?

再者对于自己能力预判,在职场年薪水平就是30万,带团队为企业创造业绩在500万左右

3年的目标是,想先做一个三年的生意,一方面有收入,另外一方面

预判阶段

第一个,我的主线任务:

1.机会预判有没有?

2.行业预判有没有?

3.壁垒预判有没有?

第二个,我的支线任务:

1.预判集中度了么?

2.预判核心能力了么?

3.做调研了么?

以上是刚开始创业,预判的阶段~

那如果预判信心比较足,那就可以开始起盘了

以下是起盘阶段

第一个,主线任务

1.拆解关键假设了么?

2.需求挖了么?

3.产品内核找了么?

4.单元模型算了么?

5.常识挖了没?

6.情报找了么?

7.精益测试做了么?

第二个,支线任务

1.名字起得好不好?

2.调研做得细不细?

第三个,隐藏任务

1.融资有没有拿到?

起盘成功后,就是增长期

主线任务:

1.管没管销售?

2.建没建增长飞轮?

3.拿没拿融资?

挖需求-找产品内核-算单元模型,这三者是创业分析的基石和底座,是创业基本功

在调研中分析五步法
销售行动的前提假设

增长飞轮构建壁垒的要素之一

针对早期创业的分析阶段,其实挖需求-找内核-算模型是核心分析工具,分析竞争对手情况,预判自己的机会大小,巩固信心,或者趁早放弃。

算清楚成本、收入、利润

单元模型的重要性

回到最后的标题上面,如果你能看到最后,我想说,创业真的不易,请你用科学的方式补足差距!!

版权声明:
作者:dingding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1508.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