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的千年重塑信心

我们这一代人或许有幸能成为人类历史上首批致力于构建一个长期可持续、人人皆可蓬勃发展的世界的先驱者。这个命题的真实性当然有待商榷,甚至不太可能实现,然而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足以令我们振奋不已。这个命题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首先,只有我们这几代人(目前尚存于世的众人)亲眼见证了全球为养活日益增长的人口而付出的巨大努力及取得的瞩目成就:自1960年以来,尽管全球人数,全球人口数量激增了2.5倍,但生活在极端贫困中的人口比例已从超过半数锐减至不足1/10。同一时期,全球识字率也实现了大幅提升,从不足半数攀升至如今的87%。此外,我们首次见证了人口增速的放缓,甚至在诸多国家(包括长期占据世界人口榜首的国家),人口数量开始负增长。因此,让每个人都过上富足而美好的生活,直到现在才成为一个有可能实现的合理愿景,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并没有遵循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资源的增加赶不上人口数量的增长,所以人类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贫穷)。
我们必须认识到以下问题:在未能理解手中掌握的不确凿(充满噪声的)证据时,人们是如何运动自我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掌握的概率线索,建立正确的认知。当我们学会从意见相左的人身上汲取智慧,利用对方的观点来洞察和映照我们在何处会受限于错误的认知,就必然能有所成长。此外,当我们能够选择那些对这些关键概念有着深刻理解的专家,尤其是那些能主动寻找对立观点的专家时,我们必然能取得更显著的进步。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群体生活,我们将被称为“第三个千年思维”的共同思想视为一种有可能得到全球认同的文化、一种适应新未来的组织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第三个千年”相关话题的讨论和决策。第三个千年思维的集体思考方式自带的自我质疑属性,既体现了我们对幸运的渴求,又成为信任之源:我们越是了解人类自身的心理弱点,尤其是自我欺骗的陷阱,就越能深刻的认识到与他人通力合作才是有效的解决之法。
今天是#夜读 的第344天。恭喜你,又读完了一篇时践的“日拱一卒”。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