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是中国黄茶中的杰出代表,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
君山银针历史悠久,传说君山茶的第一颗种子是由四千多年前的娥皇、女英播下的。在唐代就已生产并出名,自五代后唐起,开始作为贡品进贡朝廷。当时称银针为“黄翎毛”,因其茶叶满披白色茸毛,底色金黄,冲泡后像黄色羽毛一样竖立而得名。
宋朝时,君山银针被称为“白鹤茶”,因为茶叶全身满披白色茸毛,泡入水中后根根竖立,有如白鹤在水中游动一般。
清朝时统称君山银针和君山毛尖为“旗枪茶”。当时君山的僧侣为了抢住谷雨前的采茶季节,先从茶树上摘下一芽(形状似枪)一叶(形状似旗),然后通过分选,分成贡尖(即芽头)和贡蔸(即叶片),贡尖就是现在的银针,供皇上使用;贡蔸即毛尖,供达官贵人使用。
2021年5月24日,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申报的黄茶制作技艺(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11月29日,中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为我国第43个非遗项目,其中包含了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