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外泌体干细胞的提取方法–宠健源
宠物外泌体干细胞的提取方法主要涉及从不同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如脐带、脂肪、骨髓等)中分离外泌体,具体步骤因组织类型和实验目的而异。以下是几种常见宠物(如犬、猫等)外泌体干细胞的提取方法总结:
1.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提取
步骤概述:
组织处理:剔除脐带中的膜组织和血管,用胶原酶(35-37℃)消化3-6小时,过滤后离心获取细胞沉淀。
细胞培养:使用含无外泌体胎牛血清(FBS)的完全培养基(如DMEM/F12)培养P3-P20代细胞,可结合电刺激(100-500 mV/cm,5-20 Hz)增强外泌体分泌。
外泌体提取:
收集细胞上清液,依次离心(300-600 g去死细胞→2000-3000 g去碎片→10,000-12,000 g去微粒→100,000-150,000 g超速离心沉淀外泌体)。
外泌体重悬于PBS,-70~-80℃保存。
特点:操作简便,产量较高,适合规模化生产。
2.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提取(以犬为例)
步骤概述:
细胞分离:通过酶消化法从犬腹部脂肪组织分离cAD-MSCs,经ISCT标准鉴定(表达CD90、CD44,不表达CD45)。
3D培养优化:使用微载体3D培养系统结合切向流过滤(TFF)技术,外泌体产量较传统2D培养提升2.4倍。
外泌体纯化:
采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NTA)和透射电镜(TEM)鉴定外泌体形态和粒径。
使用自制VSCBIC-3溶液维持细胞活力,提高外泌体纯度。
应用: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迁移和伤口愈合,适用于兽医临床。
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提取(以小鼠为例,可类推至宠物)
步骤概述:
低氧培养:在5% O₂环境下通过全骨髓贴壁法培养BM-MSCs,提高细胞增殖速度和纯度。
外泌体分离:超速离心法(100,000 g)提取上清液中的外泌体,Western blot检测标志蛋白(如CD63、TSG101)。
优势:低氧环境减少细胞损伤,外泌体产量稳定。
4. 特殊处理增强外泌体活性
炎性因子预处理:用TNF-α和IFN-γ刺激干细胞,可增加外泌体中miR-16和miR-502的表达,增强抗炎效果(如用于肺损伤修复)。
冻干保存:外泌体与海藻糖、甘露糖等混合冻干,可长期保持活性(如用于毛发再生制剂)。
关键注意事项
污染控制:使用无外泌体血清,避免外源外泌体干扰。
质量控制:需通过NTA、TEM、流式细胞术(检测CD9/CD63)等验证外泌体特性。
规模化生产:3D培养和TFF技术更适合大规模制备。
总结
宠物外泌体提取的核心步骤包括:组织来源细胞培养→上清液离心纯化→外泌体鉴定与保存。不同组织(脐带、脂肪、骨髓)和预处理方法(电刺激、炎性因子)可显著影响外泌体的产量和功能。具体方法选择需根据应用目标(如伤口愈合、器官修复)优化。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