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庐记

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庐山原是有名有姓的,姓匡叫匡庐,源自一个叫匡俗的老兄。匡俗不俗,商周时代在这山里修仙得道。到了宋朝,第一个皇帝叫赵匡胤,就不让它姓匡了,去匡留庐,改叫庐山。

庐山现属九江市。清秋时节至九江站。高铁站建筑雄奇,蓝色流线型大厅横卧,两侧竖起浅灰钟楼,像一个日本幕府时代的将军盔帽。

一路行去,市内无高楼,道路两侧的银杏青黄,绿樟飘香,红色栾花一串串一簇簇燃放在漂浮的绿叶海洋上。

枯水季节过东林寺,寺前有条小溪。一个老太太身着蓝色粗布衣衫,低头挎篮,踌躇地走在布满白色鹅卵石的干涸河床上。

到了山脚,登摆渡车盘山蛇形而上,再坐缆车至牯岭镇。从高处俯瞰,满山苍翠间白石累累成堆,松绿柏立,山光明灭,茶田层层隐没在山腰之上。牯岭镇上尽是高大的法国梧桐,直径粗的需两三人才能环抱合围,交柯掩目绿掌叠冠,粗干斑驳,白褐相间,叶片黄绿错落。一叶黄而知秋,牯岭镇的梧桐树上藏了许多个秋。

牯岭镇上有观光车,东线一条,西线一条,到庐山各个景点都很方便。美庐离牯岭镇很近,东线一站就到。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美庐却是山野里面的一座巨隐。近现代来,似乎再没有一座建筑能像美庐一样,对中国的历史产生重大的影响。

庭院门外的长冲河流得很慢,慢得就像时间的流逝。走进庭院,每个角落像笼罩着一层薄雾,薄雾里似乎有淡淡的脂粉味。

美庐原为英国郝利夫人私宅,1903年建成,后赠与闺蜜宋美龄,成了本世纪最成功的凤凰男-蒋介石的总统官邸。

入院有两棵挺拔的金钱松,苍褐树干,其叶针针,其叶旋旋,其叶煌煌,笔直入云,是庐山最高最古老的一对双生树。据说当年濒临死亡,蒋宋咨询植物专家,覆黄豆浇豆浆灌牛奶,把它救活了,巍然挺立,岁寒不凋,印证了蒋宋两人贞心永长的感情。

别墅是英国都铎式乡村风格,两座楼房,红顶石墙,一主一副,回廊相连呈“L”型。灰扑扑的墙体用一块块花岗岩石垒砌而成,错落有致,凹凸自然,白色的泥筋毕露,像一张手工缝制的山羊皮,又像把江南园林中的花径贴到了壁上,据说瓦工神匠在石肌泥线里面隐藏了“蒋中正”三个字。

蒋介石不仅在美庐策划过对红军的几次围剿,而且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庐山讲话:“ 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主楼前有侍卫休息室,后有餐厅,侧有健身台和一个防空洞。一层进去是会客厅,一张红绒长桌,配着两排灰色座椅。周恩来曾到这里共商过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战结束,内战爆发,美国总统杜鲁门派马歇尔八上庐山在这里调解国共争端。

再往里去是宋美龄的卧室,面积很大,横宽竖窄,左侧摆着两张黄牛皮沙发,靠着红木梳妆台,中央是张白色大床,风格朴素,右侧立着一个大衣柜,橫放着德国鲍德温牌的钢琴,据说衣柜里內嵌装首饰的机械密码箱。卧室采光极佳,左一、中二、右一各有落地窗,原本幽暗的房间显得鲜明敞亮,家具陈列都为蒋宋二人的原物原样。

遥想当年,碧空一洗,朝霞赤灼,长云流展如大鸟的羽翼,熹光微明映出黛色的山峦,脉脉如同波浪。远山高及墨云,遍遮天际,起伏相连,云山难辨。民国第一夫人对镜梳装,一片天光,半山翠影在镜中流转。她轻轻地拿起珠饰,伴着镜中氤氲的云气、隐约的山色,伴着鹅掌楸的金黄、凌霄花的流红、五角枫的飞霞轻轻地带上。山风袭来,这里似乎有褪色琴键上发出的颤音和一声悠悠的长叹,在房中久久回荡。

左转是卫生间,明晦的房间里有绿瓷盥洗台和绿瓷浴缸,因为有皮肤病,蒋夫人每天都要泡浴。卫生间里还有两个绿瓷坐式抽水马桶,有一只应该是蒋宋专用的。在这两个现代马桶之间,赫然出现了一个白色粗瓷蹲坑,仿佛在六朝古都的金陵里出现了一个朴素的窰洞,据说是当年主席入榻美庐,用不习惯坐式马桶,特地加盖的。

新中国成立,毛泽东下榻美庐,见屋思人,脱口而出:“委员长,久违了!”1959年举办了庐山会议,又是庐山讲话,批判了彭德怀,树立了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为文革打通了道路。

走廊中有宋美龄三幅油画,她的绘画造诣很高,是张大千的关门弟子,风格中西结合,意境深远,分别为“南京”,“庐山”,“溪口”,以庆祝抗日战争胜利。

坐看小庭院,碧色入廊来。房內和室外连通的区域:窗户、门框、廊柱都被漆成绿色,连房间里的地毯也是一整片绿色。

庐后有一片箬竹林,滴翠流响,据说是蒋从溪口老家带来的竹子,绿叶萋萋,声声呜咽。1948年内战失败,蒋介石凄惶之际,在这里的石头上黯然留下“美庐”二字,逃离大陆,余生再无相见。秘传五十年代末,国共曾通过香港的曹聚仁商讨国共第三次合作,其中一个建议就是中央拔出庐山地区作为蒋居住办公的场所。

蒋介石1975终老于台湾。周恩来总理1976去世,200万群众于当年清明在天安门广场,花山诗海公祭周总理,被江青污蔑成纪念蒋去世一周年。蒋若地下有知,得知大陆有百万群众纪念他,说不定能开心地活过来。

美庐剪影了中国近现代史几乎所有的大事,命运左右摇摆,上下起伏,风云跌宕,如今进入了政治的寂静期,为游客百姓所瞻观畅想。

走出院子,薄雾正在淡淡地散去。庭院门外的长冲河流得很快,快得就像时间的流逝。

版权声明:
作者:主机优惠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4829.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