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文化从何而来?
很多品牌说要“做文化”,但常常找不到方向和方法。文化不是空喊的口号,也不是简单堆砌符号。它扎根于两个最实在的地方:品牌创始人最初的初心,和你的主营产品所属品类的特性。这两个核心缺一不可,共同决定了你的品牌文化。
首先,品牌创始人的初心是文化的起点和方向。这个初心不是虚无缥缈的情怀,而是品牌创立时最根本的冲动和坚持的价值观。它为后续所有的文化表达定下基调。当年乔布斯“改变世界”的野心,塑造了苹果骨子里的创新和叛逆精神。星巴克的舒尔茨坚持打造“第三空间”,让咖啡店成为城市人的精神落脚点。初心就像品牌的指南针,确保每一次文化行动都朝着同一个方向。
这里有三个关键点。
第一,追溯本源:深入了解创始人当初为什么创业,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看到了什么机会,或者对什么价值特别坚持。把这些提炼成清晰、能让人感受到的核心主张。
第二,讲好故事:把创始人的初心变成吸引人的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重要的品牌活动不断强化它,让它成为公司内外部都认同的东西。
第三,保持更新:初心的核心不能变,但它的表达方式要跟上时代。确保它在今天依然有力量,能让人理解。
其次,你卖的产品所在的品类,是文化落地的根基。品牌文化如果脱离了你的核心产品品类,就会变得空洞、没有根基。用户最常接触你的品牌,就是通过产品。产品品类本身的历史、特性和用户对它的认知,是文化最自然的表达场所。
比如,一个茶叶品牌,如果只讲东方哲学,却不注重喝茶的仪式感或者茶叶本身的味道,那它的文化就是空的。一个户外品牌,如果不扎根于真实的户外探索场景,不强调装备的专业可靠,那它讲的“冒险精神”就没人信。品类是品牌文化生长的土壤,也决定了文化呈现的方式。
同样有三个关键点。
第一,深入了解你的品类:认真研究你产品的特性、人们怎么用它、它在社会中的角色,以及用户对它的情感需求。从这里发现人们未被满足的文化期待。
第二,提炼品类的精神:别只停留在产品功能上。挖掘这个品类背后更深层的情感价值、社会意义或者理念。比如茶可能代表“和谐宁静”,户外可能代表“探索自由”。
第三,让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把你提炼出来的文化内核,实实在在地体现在产品设计、名字、视觉风格、服务流程、店铺环境等每一个环节里。让用户能直接体验到。
最关键的,是让创始人的初心和产品品类的特性融合起来。当这两者真正结合,品牌文化才最有力量,最难被模仿。这两者是互相促进的:初心让品类文化更有独特性使命感;而成功的品类实践,又让初心变得更具体、更可信,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忽视创始人的初心,品牌文化就没了灵魂,容易变得千篇一律。脱离了核心产品品类,文化就成了空中楼阁,用户感受不到。只有深深扎根于创始人最初的那份坚持,并通过你的核心产品品类这个土壤去生长,品牌文化才能既独特又扎实,真正在用户心里留下印记。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