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本《演技六讲》
虽然这是讲戏剧演员,但是我觉得也可以作用在其他类行的演员,台词功底,形体,学识等等,内陆很多青年演员都没达到。
第二个是艺术从业者也可以用,比如写作,写作也是需要去感知生活的,不同的人怎么说话怎么处事,需要了解之后才能写到作品里面去。然后就是学识,现在网络小说很多缺乏尝试,有的错误真的让人笑掉大牙,一定要积累。
好的演员可以称为艺术家
素养
1.演员身体的教育,包括每个器官。
演员要有好的形体,需要的时候要调动身体的每个器官来帮助你表达你所要表演的情绪。
包括好的台词功底,可以通过演讲培训来训练。
注意力要集中,分散可能导致演绎中断。
2.学识和文化的教育
要懂心理学,精神学,还有相关的审美,比如雕塑,甚至人体解剖学。
不同的学识训练可以让演员演绎各种不同的角色。
3.精神的教育
要有操纵自如的精神以此来适应剧作者所创造的任何情境。
个人理解是不同强烈的情绪演绎片段里面,演员需要对自己的情绪里面转变,以此来对应相关的演绎片段,并且不受到之前情绪的困扰。也就是情绪收放自如。
这个需要经常训练才能做到,可以通过训练五感在不同想象下的情境彻底把握住。把感觉的记忆、灵感或洞察力的记忆、想象的记忆,最后是视觉的记忆,充分地培养起来(也就是总自己的感官去体验不同的生活,并将其记录下来)。
情绪
1.如何调动所需要的情绪/情绪记忆(演员的基本功)
找到生活中产生相似情绪的事件或者片段进行回顾再现,再现之后会产生情绪,将这种情绪运用到你现在所要演的片段里,并根据实际剧本进行加工创造。
如果生活中没有相似的片段,那就调动相似的情感,比如需要演绎一个杀人犯,大部分人都没有杀过人,那么我们就从其他角度找,比如夏天你在露营周围不停有文字,这时候你肯定只想一巴掌拍死他。那么这点细微的情绪你就可以无限放大并且坚定信念。
动作
1.
做演员的,一定要根据他的对手所演角色的性格和个性去选择自己的动作。
性格化
1
不管表演时用情多么深,只要一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当即就可以把它斩断,毫无烦恼地搁置一旁。
2
一个演员每创造一个角色,就是在舞台上创造一个人的精神生活的全部。这种人类精神一定要在身体、心理、情感等各方面都可以看到。而且,还一定要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人物的灵魂
3
将一切必需的要素通过集中的练习进行有组织的研究,把它们变为你自己的东西,这样你便可以使自己的角色成为一个鲜明而独特的有血肉的人格。
4
要了解剧作者的思想,自己每个人物的思想,只有感受到才能演绎出来。
观察
演员获得灵感的当时
观察——回忆——重演
比如一个盲人,那么你就需要观察他平时的一些言行,事后通过回忆进行演绎。
等你真正要演绎一个盲人的角色的时候,才会找到灵感。
节奏
一切事物都有节奏,不管是说话还是表演。
演员
内部材料要复杂得多,却较少被当作材料来训练和研习。它包括智识、意志和情感——三者各自分立,帮助演员掌握表演艺术的主要本质,即“活在角色里”的能力
外部材料——手臂、腿和整个身体的塑形,对身体每块肌肉的控制,声音的力量、灵活性和准确性,对神经紧张的完全控制。
无论演员对生活的模仿有多么精确,如果没有经历角色的感情,他永远也无法抓住观众、吸引住观众。
机械式的戏剧演出追求的是生意,而非艺术。
创造性艺术不但需要演员拥有清晰的、灵活的、自由的精神,还要求他保持这种精神的纯粹,无论是在道德上还是身体上。
凭着鲜活的情感夜复一夜地呈现在舞台上;这些情感在每一次演出中都是重新生发出来的。
“活在角色里”的演员是有创造性的演员,单纯模仿各种人类情感,而非每次都有内心感受的演员是“机械式”的演员。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