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之一百二十九:正衬(四)

正衬是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文学创作中通过相似属性事物间的类比强化主体形象的表现手法,属于衬托修辞的核心分支。

25小二黑,是二诸葛的二小子,有一次反“扫荡”打死过两个敌人,曾得到特等射手的奖励。说到他的漂亮,那不只在刘家峧有名,每年正月扮故事,不论去到哪一村,妇女们的眼睛都跟着他转。(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作者在描写小二黑相貌时,并没有作具体描绘,而是用每一个村庄的妇女们对他的特别注意来烘托,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更大的想象余地。】

26水生笑了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平常,“怎么了,你?”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孙犁《荷花淀》)【衬托是种曲笔。作者没有直接写女人听到水生参军消息后的心理,而是用许多笔墨写女人的形体动作,如“手指震动了一下”,“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顿时,女人的温柔、善良、体贴的性格以及挚爱丈夫,依恋丈夫,却又顾大局,识大体的微妙复杂心理活动,跃然纸上,平添了许多情致。】

27梨花的颜色也是美丽动人的。如果说白莲像出浴池的少女的皮肤,如果说玉兰像无瑕疵的白玉,如果说月季像月下白雪,如果说玫瑰像在牛奶缸里浸过,那么,我也不愿再煞费心机地找更蹊跷的比喻来描写梨花了,我将斗胆地说:梨花集了一切白色花种之大成,是它们之魁首和王冠!(李养玉《梨花情思》)【作者欲写梨花之美,却不直写梨花,而用四个排比比喻句,细腻地描写了白莲、玉兰和玫瑰、月季的洁白神韵,最后信笔点出梨花是它们之“魁首和王冠”。这种烘云托月的艺术表达方式突出了梨花的美丽。】

2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三寸树苗,栽种在良田沃土上,沐浴着和风、细雨、阳光,吸收着大地的乳汁,茁壮成长,本固枝荣,眼看就要成材了;一场急风暴雨,一阵电火雷殛,烧焦和殛了眼看就要成材的十年之树。孤儿洛文,在农村念完小学,到县城念完中学,又考入北京的最高学府,成长为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大学生,眼看就要毕业了;五七年一场反右斗争,他被划了右派不肯认罪,五八年处理,又拒不签字,于是党籍和学籍双开除,头戴一顶不可接触的贱民的帽子,遣送原籍,回到他的生身之地。(刘绍棠《二度梅》)【作者以眼看要成材的十年树木的灾难结果,衬托了洛文的不幸遭遇。文中的‘树木”与“树人”似乎成了某种对比,但是由于表达中心是“洛文”而不是“树木”,所以这里所采取的修辞手法是“衬托”而不是对照。】

29山不在一起,积雪是一样洁白;灶不在一起,炊烟是一样升天;我俩不在一起,心儿是一样思念。(《民歌》)【这是一种起兴与衬托相结合的手法。写山,写灶,继而写“我俩”,用一样白的积雪,一样升天的炊烟,衬托一对情人彼此相同的思念。写得优美、动人。】

30人群中一阵叽叽喳喳的耳语。教授说,“你的第三篇论文千万不要再送出去发表了,否则,一切后果你自己负责!”……天空是灰色的,没有一片云彩,也没有一丝笑影。……树叶是灰色的,无力地耷拉着,似乎生了一场大病。远远吹来一阵微风,似乎想要安慰它,却同它一起低低地呻吟起来……(张抗抗《在丘陵和湖畔,有一个人……》)【天空没有云彩,这是自然现象,本无所谓笑影,树叶耷拉着也未必是生了大病,作者所以这样写,是为了烘托渲染人物此时的心境,教授的话无疑像兜头浇了一盆凉水,作者不写人物心情的压抑沉郁,而重彩浓墨地描写了一组景物,借此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充分体现出衬托修辞的特点。】

31夜深了。客人们都一一告辞。白天明把他们送到大门口。街上,清冷的月光照着寂静的马路。袁亦方和林子午慢慢地走着。他们各自想着心事。……在他们的前面袁静雅和叶倩如也在默默地行走。……天上的星晨也仿佛在凝思,不再像夏天那样只是调皮地眨眼。经过一段岁月的流逝,连他们也变得沉稳起来。是啊,生活里的事情,多么催人深思啊!(苏叔阳《故土》)【患白血病的吴珍从大洋彼岸回到祖国,与他童年相恋的白天明完婚,并作好把自己埋葬在生她养她的故土之上的准备。婚礼是神圣而又悲壮的。归家途中,人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味着婚礼前后人情世态的纠葛。在祝福新人幸福的同时,生离死别的朕兆已经降临。袁静雅和叶倩如似乎异样地成熟起来,爱和恨,是与非,已无关紧要,在现实面前,他们学会了直面人生,展望未来。秋夜凝滞的星晨衬托得人们的心情更加沉重与深沉。】

32这时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呼呼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鲁迅《故乡》)【借景抒情、以景衬情是常用的修辞手法。鲁迅在这里见景触情、因景生情。本来,长久未回家乡,心情应该是激动的,然而,看到了萧索的没有一丝活气的荒村,又加以呼呼的冷风,阴晦的天气,便“禁不住悲凉起来”。这种由景到情的描写非常自然、贴切。读者也可从中体味出淡淡的悲哀来。】

版权声明:
作者:zhangchen
链接:https://www.techfm.club/p/218833.html
来源:TechFM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